稻丛茁茁欲齐肩,杨柳僛僛不蔽蝉。
忽忆石头城下路,槿花斜压钓鱼船。

【解析】

此题要求考生对古诗文进行赏析,赏析时一定要结合诗句中的重要词语和句子的大意,分析作者的情感。“访费山人”是全诗的首句;第二句描写稻田中的稻苗长势很好;“忽忆石头城下路”表明诗人想起了在石头城的路途上见到的情景;最后两句写自己忽然想到在石头城里的一条小路上,有槿花盛开着。

【答案】

“访费山人”:拜访费山人。费山人,即费冠卿(约962年—1043年),字子美,号东阳野客,北宋时期著名的隐士、文学家,今属浙江省兰溪市。他一生淡泊名利,隐居于兰溪东郊。

译文:

稻田里的稻苗长得又高又壮,仿佛与我的肩齐了,杨柳树婀娜多姿,枝叶茂盛,挡住了蝉鸣,使我听不到它的声音。

忽然想起从前在石头城的路途上看到过槿花,它们斜插在钓鱼船上,美丽极了。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在费山人居处附近的所见所感。诗一开始,就描绘出一幅田园风光画卷:“稻丛茁茁欲齐肩,杨柳僛僛不蔽蝉。”这里,诗人以极其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了一幅宁静的乡村景色:稻丛长得很高,好像要碰到人的头顶一样;而杨柳树则枝繁叶茂,遮天蔽日。诗人用“茁”来形容稻子,突出了稻子的生机勃勃,用“僛僛”来形容杨柳,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杨柳枝条的摇曳生姿。“不蔽蝉”一句,既表现了杨柳的茂盛,也写出了杨柳给蝉带来的遮蔽,从而突出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诗人又写道:“忽忆石头城下路,槿花斜压钓船。”诗人回忆起曾经走过的石头城的小路,那里的槿花正斜倚在垂钓船上。这里,诗人将石头城的小路以及这里的槿花作为背景来衬托自己的心境。在这里,诗人不仅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而且还表现出了他内心的孤寂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