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末谁家缥缈亭,画堂临水更虚明。
经过此处无相识,塔下秋云为我生。

【注释】德清县,位于浙江省湖州市。

“缥缈亭”:指亭子建在高高的树木之上,远看像飘渺的云彩一样,故名。

“画堂”:指楼阁,此处指塔。

“虚明”:形容景色空阔明朗。

“塔下秋云为我生”:意谓站在亭子下,看见秋云缭绕,仿佛由自己吹起。

【赏析】

此为诗人经过德清二首之一。德清,在今浙江省,地处浙江北部,东临太湖,西北与湖州接壤,南接杭州。德清境内有许多风景秀丽之处,尤以天荒坪、孤山、莫干山等最为著名。《唐诗别裁集》评此诗道:“‘木末谁家缥缈亭’,即见水光山色之空蒙也。‘画堂临水更虚明’,即见亭中人面之空灵也。‘塔下秋云为我生’,即见秋云之飘忽也。”

这首诗写于公元826年秋,当时王昌龄正隐居于长安城外的终南山中。这组绝句写于诗人晚年,是他隐居期间的作品。

第一联:“木末谁家缥缈亭,画堂临水更虚明。”

“木末”,指树梢。“谁家”指不知是谁的。“缥缈亭”:是高耸入云的亭子。“画堂”,指楼阁。“临水”指靠近水边。“虚明”:形容景色空阔明朗。

这两句描写诗人所见之景。“木末”,指树梢。“谁家”指不知是谁的。“缥缈亭”,高耸入云的亭子。“画堂”,指楼阁。“临水”指靠近水边。“虚明”,形容景色空阔明朗。

第二联:“经过此处无相识,塔下秋云为我生。”

“经过”,指经过此地。“无相识”,没有遇见熟人。“塔下”,指寺庙下的石塔。“秋云”指秋天的天空中的云。“为我生”,意谓站在亭子下,看见秋云缭绕,仿佛由自己吹起。

这两句描写诗人所经历的事。这两句描写诗人所经历的事。诗人行经德清时,因无人相识,便登上了塔下秋云亭观赏秋景。

第三联:“过德清者谁?吾友张旭来。”

“过德清者”,指经过德清的人。“谁?”疑问词。“张旭”,唐代诗人,李白的好友,善草书,世称张颠。他曾经到过这里,留下了许多诗篇。

这两句描写诗人所遇到的人。“过德清者”,指经过德清的人。“吾友张旭”,指的是他的好友张旭,唐代诗人,李白的好友,擅长草书,世人称之“张颠”。他曾游历德清,留下许多诗篇。“来”,动词。

第四联:“秋风吹我裳,秋雨洒我衣。”(《秋歌》)

“秋风吹我裳,秋雨洒我衣。”

这两句描写诗人所感受到的秋风和春雨。秋风拂过衣裳,秋雨打湿衣服。

第五联:“我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出自《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这两句描写诗人独自坐在竹林之中弹奏琴曲,发出悠扬的啸声。

第六联:“我心素已闲,请子赋新诗。”(出自《观猎》)

“我心素已闲,请子赋新诗。”

这两句描写诗人内心宁静,希望友人能为他撰写一首新诗。

这是一首诗歌。全诗共五十六个字,分为六句,每句七个字。诗歌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德清的自然景色和诗人的感受,通过描绘诗人所遇到的人,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自然的热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