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横桑下涧,望处极西郊。
有客同飞盖,何人伴结茅。
《兑桥》解读
诗句释义
“桥横桑下涧”:描述了一座横跨在桑树下的桥梁,形象地展现了一种宁静而古朴的景象。
“望处极西郊”:表明站在桥上可以远眺西郊的地方,展现出开阔的视野和对自然的无限感慨。
“有客同飞盖”:描绘了与友人一同乘坐飞驰马车的情景,体现了作者与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何人伴结茅”:暗示了孤独或隐居的生活状态,或许在表达一种超脱世俗、向往自然的愿望。
译文对照
桥横桑下涧,望处极西郊。
有客同飞盖,何人伴结茅。
桥横跨在桑树之下的小溪上;
眺望之处是遥远的西郊。
有客人与我同乘飞驰的马车;
又有谁能与我一起搭建茅草屋?
关键词注释
- 桥:古代用于交通或观景的建筑。
- 桑下涧:指的是位于桑树下方的小溪。
- 望处:此处指从桥上看出去的视线范围。
- 西郊:古代地理概念,指西方国家或郊外。
- 飞盖:形容车辆奔驰而过的速度。
- 结茅:用茅草搭建的简易住所。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展示了诗人与友人共度时光的美好记忆以及对于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诗中没有直接描述人物的情感状态,而是通过对环境和场景的描写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受。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洗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