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石峥嵘佛所庐,经宿何年下清都。
海市楼台涌金碧,木落牖户明江湖。
千波舂撞有崩态,万栋凌压无完肤。
巨鳌冠山勿惊走,欲寻高处垂明珠。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所作的《次山谷韵 其二》。下面我将逐句解析这首诗,并给出相应的译文、注释和赏析。
- 宝石峥嵘佛所庐,经宿何年下清都
- 宝石峥嵘:形容山峰高耸且色彩斑斓如宝石一般。
- 佛所庐:佛教寺庙的别称。
- 经宿:经过长时间的夜晚或早晨。
- 下清都:降落在清幽的地方,这里可能指寺庙。
- 注释:描述了一个宁静美丽的山中寺庙,历经岁月依然存在。
- 赏析:诗人以宝石为喻,描绘了山峰的瑰丽多姿,而“佛所庐”则暗示了一种神圣的气息。诗的开头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受。
- 海市楼台涌金碧,木落牖户明江湖
- 海市楼台:海市蜃楼般的楼台,通常用来形容建筑宏伟。
- 涌金碧:形容建筑或景物色彩鲜艳,如同金子和绿玉般闪耀。
- 木落牖户明江湖:树叶飘落,窗洞明亮,可以看见远处的江湖景象。
- 注释:描述了一幅秋天的景象,既有壮丽的建筑,又有开阔的自然景观。
- 赏析:通过对比“海市楼台”与“木落牖户”,展现了自然与人造景观的和谐共存。诗句中的秋天景色也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和美好。
- 千波舂撞有崩态,万栋凌压无完肤
- 千波舂撞:形容波浪冲击的样子。
- 有崩态:显示出强烈的动态感,仿佛有崩溃之势。
- 万栋凌压:形容许多建筑物高大而密集地相互支撑。
- 无完肤:形容非常坚固,没有破损的地方。
- 注释:描述了建筑物的坚固与壮观。
- 赏析:诗人通过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对自然和人类建筑艺术的赞叹。同时,也传达了一种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 巨鳌冠山勿惊走,欲寻高处垂明珠
- 巨鳌冠山:巨大的鳌鱼戴冠,常用来比喻杰出的人物或事物。
- 勿惊走:不要被眼前的美丽所吓跑,要勇敢面对。
- 欲寻高处垂明珠:想要找到更高的地方,那里可能有更宝贵的珍珠。
- 注释:鼓励人们要有远大的志向和追求。
- 赏析:最后一句富含哲理,提醒人们要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就像寻找高处的明珠一样珍贵。整首诗以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载体,展现了作者对美和理想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