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蟆何为者,痱磊盎于背。
人言怀土虫,弃去俄复在。
昔有系青缯,酉阳志其怪。
尝观三物图,副以蝍蛆带。
相持莫先动,含毒相屠脍。
端欲兄龟龙,未肯弟孔翠。
俳语解人颐,子阳妄尊大。
慎勿离窟穴,旁午元五辈。
东行犯日忌,束缚非其罪。
倘有切玉刀,甘心脂鼎鼐。
平生不下箸,实惮背脊疥。
何必食马肝,前修有明戒。
愿君勿嘲诮,微命其可贷。

藏之和我的虾蟆短调再作,以此勉励自己。

虾蟆何为者?

痱磊盎于背。

人言怀土虫,弃去俄复在。

昔有系青缯,酉阳志其怪。

尝观三物图,副以蝍蛆带。

相持莫先动,含毒相屠脍。

端欲兄龟龙,未肯弟孔翠。

俳语解人颐,子阳妄尊大。

慎勿离窟穴,旁午元五辈。

东行犯日忌,束缚非其罪。

倘有切玉刀,甘心脂鼎鼐。

平生不下箸,实惮背脊疥。

何必食马肝,前修有明戒。

愿君勿嘲诮,微命其可贷。

注释:

虾蟆:指虾蟆鸣叫。

何为者?:干什么呢?

痱磊:一种蛙,背上有疙瘩,叫声“痱痱”。

人言:人们说。

怀土虫:依恋故土的虫子,即蟋蟀。

弃去:离开。

酉阳:指酉山,地名,传说中屈原沉江的地方。

志:记,记载。

三物:指《尔雅》中所记载的三个东西:蝼蛄、蟋蟀、蛬蜍(蛤蟆)。

副:附,附在……上。

蝍蛆:蝍蛆,蚯蚓。

相持莫先动:双方争斗时谁也不能首先发动攻击。

含毒:指含有剧毒。

屠脍:切肉做菜。

端欲:本意是“打算”的意思,这里是用反问语气。

兄:比。

弟:比。

子阳:指屈原,字子长,战国时期楚国诗人。

妄尊大:狂妄自大,形容人骄傲自满。

慎勿:谨慎不要。

离窟穴:离开洞穴。

旁午:交错。

东行:指东方。

犯:触犯,冒犯。

日忌:指日蚀,太阳被月亮遮住的现象。

切玉刀:比喻锋利的刀子。

脂鼎鼐:油脂盛在鼎里,喻指食物丰盛。

平生:一生,一辈子。

下箸:吃饭时用筷子夹取食物。

实:确实。

惮:害怕,忧虑。

何必:为什么。

马肝:用马肝做的菜肴。

前修:前代圣贤。

明戒:明确的命令或告诫。

可贷:可以宽恕。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与友人藏之一起吟咏《虾蟆短调再作》,用以激励自己勤奋学习。全诗采用问答的形式,通过反复的提问和解答,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态度和理想追求。

首句“虾蟆何为者”,诗人直截了当地询问虾蟆为何而鸣叫。虾蟆是一种生活在水边的青蛙,它的叫声常常被人们用来比喻人的言行举止。在这里,诗人用“何为者”来质问虾蟆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声音。这一问既体现了诗人对虾蟆行为的好奇,也暗示了自己对于生活态度的思考。

诗人进一步询问虾蟆为何要离开自己的家园,而去追逐那些虚幻的东西。这两句诗通过对虾蟆行为的描述,引出了下文的主题——人生应该追求真实的目标,而不是虚妄的事物。同时,这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态度——他不愿意像虾蟆那样迷失自我,只追求虚幻的东西。

接下来的几句诗,诗人继续通过问答的方式,阐述了自己的人生理想。他认为,人生应该追求像龟和龙那样的目标,而不是像孔翠那样卑贱的存在。这里的“龟龙”象征着高贵的品质,而“孔翠”则代表着卑微的地位。诗人通过这样的对比,强调了自己对于人生理想的追求,以及对于虚伪事物的不屑一顾。

诗人还通过问答的形式,表达了自己对于学习的态度。他认为,学习不应该仅仅为了填饱肚子,而是要为了修身养性。在这里,“不惮背脊疥”一句,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于学习的态度——他不怕背上的疥疮,愿意努力学习,提升自己的品质。

诗人以问答的形式,表达了自己对于生活的看法。他认为,生活不应该过于拘泥于形式,而应该注重实际。在这里,“何必食马肝”一句,巧妙地借用了典故中的“食马肝”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没有必要为了追求美食而牺牲自己的健康,生活应该是为了自身的幸福和快乐。同时,这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对幸福的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