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勒衾如水,寒于客有期。
不成神女梦,空赋外孙词。
瓮暖宜桑落,冠凉怯竹皮。
悬知鄱水上,冷落扊扅诗。
【注释】
次及甫觉寒:杜甫诗中有”次于甫觉”句,指杜甫与李白相遇。
霜勒衾如水:霜打后的衣服像水一样冰冷,形容天气寒冷。
客有期:客人即将到来。
不成神女梦:没有成为神女的梦。
空赋外孙词:只能赋写外孙的诗。
宜桑落:适宜种桑的季节。
冠凉怯竹皮:帽子冷了,害怕竹皮。
扊扅诗:用扊扅制成的诗。扊扅是古代一种用来磨墨的工具。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与友人李白相会的情景。首联写天寒地冻;颔联点明时令,说明二人相聚的原因;颈联写两人的服饰,以物比人,形象生动;尾联抒发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思念之情。
首二句写天寒地冻,霜冷逼人。“霜勒衾如水”,比喻衣服被霜打得像冰那样冷;“寒于客有期”,“寒”字写出天气之极冷,而“有期”则说明客人将不久来到。这两句既交代了时令,又暗示了二人聚首的原因——天寒地冻正是他们久别重逢的好时节。
三、四两句承上而来,进一步渲染氛围。“不成神女梦”暗寓着诗人与李白的友谊深厚,彼此之间有着共同的理想追求;“空赋外孙词”则说明二人相聚之时,只有赋诗吟咏才能尽情抒发胸中的情怀。这两句既表明了两人相聚的时间有限,也表现了他们相见恨晚的心情。
诗人笔锋一转,由室外转入室内。“瓮暖宜桑落”,以瓮里热汤喻人之温暖;“冠凉怯竹皮”,则从帽子之凉到怕竹皮之寒,形象生动地刻画出诗人与友人相聚时的体态神情。这一联既写出了他们的衣衫单薄,更表现了他们之间的亲密无间和相互关心。
诗人想象友人离去后的情形。“悬知鄱水上,冷落扊扅诗”,既是对友人的祝愿,也是对二人友情的珍视。“悬知”二字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的美好期盼。整首诗语言朴实自然,却富有情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