湓城陶庾共功名,庙食楼居孰重轻。
衮衮长江流不尽,淮山青处夕阳明。
【注释】
庾楼:指陶渊明的别墅。陶渊明是东晋诗人,曾任江州刺史,后辞官归隐于彭泽(今江西景德镇)。他自号五柳先生,以宅边种有五柳树而得名。陶渊明曾作《归园田居》诗十首,其中第一篇写他的田园生活。
湓城:即浔阳(今江西九江)。陶渊明曾在此任江州祭酒,后来隐居于庐山脚下的东林寺旁。陶渊明在浔阳时和当地名士共游、交游甚密。
庙食:指在宗庙中享用祭祀。此处指受朝廷重用,享有俸禄。
衮衮:形容水流不断的样子。
淮山:指淮阴一带的山脉。
夕阳明:指夕阳映照下的淮阴山峦景色明媚。
赏析:
这首七绝前两句写陶渊明与当地名士交往密切,并享受朝廷的恩宠,后两句写长江滚滚不尽,夕阳映红淮阴山。
此诗为诗人在彭泽时所作。当时陶渊明虽已辞官归隐,但依然受到朝廷的重用,仍被授以“建威参军”之职(据《宋书·陶潜传》)。因此,这首诗既是对陶渊明仕途得意的称颂,也是对其归隐田园后的赞美。
首句点出诗人与陶渊明同游的地点,即陶渊明的故居——彭泽,又说明陶渊明与彭泽地方人士的关系。次句则进一步指出陶渊明与彭泽地方人士关系密切,他们之间相互尊重,彼此敬重,共同享受着荣誉和利益。
第三句中的“衮衮长江流不尽”,运用了夸张手法,将长江比作一条永无止境的大河流水,形象生动地描绘了长江波涛滚滚的景象。这里的“衮衮”二字,既形容了水流的浩荡,又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最后一句中的“淮山青处夕阳明”,则是诗人眼中所见的淮阴山区的美丽景色。这里的“淮山”指的是淮阴地区的山脉,而“夕阳明”则描绘了太阳落山时的光辉照耀下,淮阴山区的美丽景象。通过这一句,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全诗通过对陶渊明与彭泽地方人士关系的描绘,以及对他们所居住环境的描写,展示了陶渊明与彭泽地方人士之间的友好往来及共同享受荣誉和利益的情境。同时,诗中运用丰富的想象和夸张手法,使诗歌更加生动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