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生松树倚清池,日下西山鸦乱啼。
隔水竹林人不到,欲寻神界路应迷。

题龙兴观胡道士壁

倒生松树倚清池,日下西山鸦乱啼。

隔水竹林人不到,欲寻神界路应迷。

注释:

  1. 倒生松树:松树生长方向为垂直于地面,而此句中松树却生长在水平线上,故称“倒生”。
  2. 清池:清澈的水池。
  3. 日下西山:太阳已经下山了。
  4. 鸦乱啼:乌鸦乱叫。
  5. 隔水:隔着水面。
  6. 神界:神仙居住的地方。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作品。诗中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神秘的山水画卷,让人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首联“倒生松树倚清池,日下西山鸦乱啼。”以倒生松树和乱啼的乌鸦为画面主体,展现了一幅宁静的自然景象。倒生松树象征着生命的顽强与坚韧,而乱啼的乌鸦则给人一种孤独、无助的感觉。这种对比使诗歌更具张力,引人深思。
    颔联“隔水竹林人不到,欲寻神界路应迷。”以竹林和神界为画面主体,表达了诗人对超脱现实、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隔水的竹林象征着阻隔与距离,使人无法轻易接近。而神界则代表着一种超越世俗的境界,令人向往却又难以企及。这句诗通过对比与反差,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迷茫与困惑。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同时,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的风貌与文化特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