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盘瘴海隅,何代拆蓬壶。
势压诸夷岛,光生数郡郛。
上当星纪牧,旁佐祝融都。
灊霍思朋盍,衡庐认友于。
路岐通句曲,村落带幽逋。
气盛吞三楚,名雄隘八区。
葛洪丹灶在,鲍靓履綦无。
秀合钟灵药,珍应产美瑜。
阴岩滋薜荔,古涧老菖蒲。
云色兼霞净,泉声带雨粗。
春分铁柱出,秋静石楼孤。
深洞龙遗卵,平冈凤引雏。
密疑维地轴,俯见睨天吴。
鸟羽文章异,柑包气味殊。
住僧闲隐几,过客每停舻。
众木森如向,群峰俨若趋。
降神乏申甫,肆望远唐虞。
图画劳良匠,祈求走俗巫。
一拳卑勾漏,千仞小番禺。
登恐神鳌抃,移从野叟愚。
谢公心未协,尚子迹犹拘。
自喜兹游胜,宁论我仆痡。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游览罗浮山后写的。罗浮山在广东省中南部,因山形似罗而称罗山。山上有风景胜迹众多,为粤中名山之一,与南海的丹霞山、韶关的大金钟鼎鼎大名。

首联点题,“根盘”指山势盘曲如根。“瘴海隅”,指岭南一带瘴气盛行。“何代拆蓬壶”,蓬壶本指蓬莱仙山,此处借指仙境,言此地虽非仙境,却也颇有山水之胜。

颔联写山势之高峻,“势压诸夷岛”,“诸夷”指周边少数民族。“光生数郡郛”,光生即光耀大地之意,言此山光华四溢,照耀周边数县。上句说山高,下句说地广,两句对仗工整。

颈联写罗浮山的地理位置,“上当星纪牧”,星纪即太白星运行的位置,古代以黄道带为十二星座,每颗星对应一个地名,故称星纪。“旁佐祝融都”,祝融为南方火神,此山傍南岳衡山之北,自然也属南岳管辖,故云旁佐祝融都。“星纪”、“祝融都”皆属天象,诗人以天文地理作比,形象地描绘了罗浮山的地势。

尾联写罗浮山的自然景观和人文环境。“灊霍思朋盍”,灊、霍二水皆发源于此山,所以诗人用“思朋盍”来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衡庐认友于”,衡山、庐江皆属安徽,诗人以此表达对远游朋友的怀念之情。

尾联后半部分写山中景致和人文环境。“路岐通句曲”,句曲山又名吴越山,在浙江绍兴附近,诗人用此来表示罗浮山与句曲山相通,暗示罗浮山之胜。接着写山中景色,“村落带幽逋”,山村中有隐居者,诗人用“幽逋”来形容他们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这种生活的向往。

中间六句写罗浮山的山水之美。“气盛吞三楚,名雄隘八区”,言罗浮山气势磅礴,可以吞并三楚;名震天下,足以傲视八方。接下来写罗浮山的植被资源。“葛洪丹灶在,鲍靓履綦无”。“葛洪”是晋代炼丹术士,“鲍靓”是晋末人,二人皆以炼丹著称,诗人用此来比喻罗浮山的自然资源丰富。“秀合钟灵药”,“秀合”指山川灵气汇聚之处,“钟灵药”即钟天地之灵气而成药材,诗人用此来赞美罗浮山的自然环境。

中间六句之后又回到山水美景的描写。“阴岩滋薜荔”,“阴岩”指山洞,“薛荔”是一种植物,生长在岩石上,诗人用此来表现山洞中的生态环境。接下来的几句写山中的古迹和文化。“古涧老菖蒲”,“古涧”指长满菖蒲的水潭,“菖蒲”是一种草药,常用来泡制药酒,诗人用此来说明山中环境的古老和原始。“云色兼霞净”,“云色”指天空的颜色,“霞净”即云朵洁白无瑕,诗人用此来表现天空的澄澈和美丽。“泉声带雨粗”,“泉声”指山中的溪流声,“雨粗”即雨势猛烈,诗人用此来表现雨天的壮观和震撼。接下来描写春天和秋天的景色。“春分铁柱出”,“春分”指二十四节气之一,此时阳气渐盛,万物复苏,诗人以铁柱象征生机勃勃的春天。“秋静石楼孤”,“秋静”指秋天天气凉爽,诗人以石楼形容山中的寂静和空寂。最后两句写山林中的动物和人物活动。“深洞龙遗卵”,“深洞”指山洞,“龙遗卵”即龙蛋,诗人用此来表达对神秘生物的敬畏之情。“平冈凤引雏”,“平冈”指平坦的山坡,“凤引雏”即凤凰带着雏鸟,诗人用此来描绘大自然的美好画面。

尾联写罗浮山的人文景观。“密疑维地轴”,“密疑”意为疑惑不解,“维地轴”指大地中心,诗人用此来表达对于罗浮山作为地心引力中心地位的疑问。“俯见睨天吴”,俯见即俯瞰之意,“睨天吴”即斜视天空中的大鱼——鲲鹏,此处暗喻罗浮山的高耸入云之势。“鸟羽文章异”,“鸟羽文章”即鸟的羽毛色彩斑斓,如同绘画一般,“异”即不同寻常,诗人用此来形容罗浮山景色的独特性和多样性。“柑包气味殊”,柑即柑橘,包指包裹、保护之意,“气味殊”即味道不同寻常,诗人用此来形容柑橘的味道独特且美味。接下来描述山林中的植物。“住僧闲隐几”,“住僧”指居住在此山的僧人,“闲隐几”即闲暇时坐在矮凳上休息,诗人用此来形容僧人的生活状态和心境。“过客每停舻”,“过客”指过往的客人,“停舻”即停下船桨靠岸,诗人用此来形容游客在山中停留的情景。

中间八句主要写山林中的动植物。“众木森如向”,“众木”指各种树木,“森如向”即茂盛如同先前一样,诗人用此来形容山林中的树木郁郁葱葱的景象。“群峰俨若趋”,“群峰”指众多的山峰,“俨若趋”意为整齐有序地排列着,诗人用此来形容山峰的排列和形态。“降神乏申甫”,“降神”指降服神灵的意思,“乏申甫”意为缺少申甫这个人,诗人用此来形容神灵的降临和信徒的虔诚之心。“肆望远唐虞”,“肆望”指放眼远望,“唐虞”指传说中的上古帝王尧、舜时代,诗人用此来形容视野开阔且向往古代盛世。“图画劳良匠”,“图画”指绘制的地图或图样,“劳良匠”即劳烦好工匠的意思,诗人用此来形容绘制地图或图案需要耗费大量工匠的辛勤劳动。“祈求走俗巫”,“祈求”指祈求神灵保佑的意思,“走俗巫”意为摆脱迷信的人世纷扰,诗人用此来形容摆脱世俗的束缚和迷信的心态。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罗浮山的热爱之情以及对自由自在生活方式的向往之情。

尾联前两句写诗人对罗浮山的喜爱。“一拳卑勾漏”,“一拳”指拳头般大小,“卑勾漏”即小的可用手指弹的玉器,诗人用此来形容罗浮山的美丽可爱。“千仞小番禺”,“千仞”指千米之遥,“小番禺”即番禺(今广州),诗人用此来形容罗浮山虽然高大,但却不足以与之媲美。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罗浮山的喜爱之情以及谦虚谨慎的态度。

尾联后两句写诗人在罗浮山的游历体验。“登恐神鳌抃”,“登”指登上山顶,“神鳌抃”即神话传说中的巨鳌跳跃,诗人用此来形容登临罗浮山山顶时的激动人心的场景。“移从野叟愚”,“移”指移动,“野叟”指山野间的老人,“愚”指愚钝、无知,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在罗浮山游玩时的感受和体验。

中间六句写诗人在罗浮山的游历体验。“谢公心未协”,“谢公”指谢安,诗人用其自喻,表示自己虽然心怀敬仰但并未真正领会其中的奥妙和真谛;“尚子迹犹拘”,“尚子”指谢安的儿子谢朗,“迹犹拘”指行为举止仍然受到限制。这两处引用了典故来表达自己对谢安及其思想的理解和认同之情。“自喜兹游胜”,“自喜”即自鸣得意,“兹游胜”意为这次游玩胜过其他游玩经历。这两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游玩罗浮山体验的满足和喜悦之情。

最后两句写诗人对罗浮山的情感寄托。“宁论我仆痡”,“仆痡”指仆人的疲劳不堪,“痡”通“疲”,这里用来形容旅途劳顿和劳累。诗人用此来表达对此次旅行辛苦和劳顿的心情。“宁论我仆痡”,意思是即使路途艰难也愿意一试,反映了诗人不畏艰辛、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宁论我仆痡”,意思是即使路途艰难也愿意一试,反映了诗人不畏艰辛、勇往直前的精神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