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隐宜春郡,闲思应举时。
端居苦贫贱,徒步入京师。
误宠乘轩鹤,钧忧入庙牺。
功名在何许,双鬓已垂丝。
诗句如下:
吏隐宜春郡,闲思应举时。
端居苦贫贱,徒步入京师。
误宠乘轩鹤,钧忧入庙牺。
功名在何许,双鬓已垂丝。
接下来是这首诗的译文:
我在宜春郡做官,闲暇时光想起当年应试的日子。
在家闲居时,我常常感到生活艰辛,不得不步行去京城应试。
由于一时的错误,被错当为有才德的人,而受到重用和礼遇。
这并不能改变我的贫困命运,最终只能在庙里献牲。
我已经年老,却仍未取得任何成就,只能叹息自己的双鬓已经斑白。
注释介绍:
- 吏隐宜春郡:指在宜春郡担任官职。
- 闲思应举时:闲暇之时回忆起应试的时候。
- 端居苦贫贱:在家闲居时,常常因为贫困而感到痛苦。
- 徒步入京师:步行前往京城应试。
- 误宠乘轩鹤:错误地被视为有才德的人,被重用和礼遇。
- 钧忧入庙牺:但这种荣耀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幸福,反而使我陷入深深的忧虑之中。
- 功名在何许:我的功名究竟在哪里?
- 双鬓已垂丝:岁月流逝,我的头发已经花白。
诗赏析:
这首诗通过诗人的回忆,展现了他在宜春郡任官期间的生活状态。他回忆起年轻时的应试经历,以及后来因错误而被错当成有才华的人而得到的重用和礼遇。然而,这种荣耀并无法给他带来真正的幸福,反而使他陷入深深的忧虑之中。最后一句“双鬓已垂丝”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同时也反映出他对现实无奈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