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隐宜春郡,素飧诚有馀。
政声惭遂霸,文藻谢严徐。
使节分铜虎,仙庐秘石渠。
君恩殊未报,不敢赋归欤。
【注释】:
吏隐宜春郡:指官吏隐居于宜春郡。
素飧(sūn):指简单的饭菜,比喻清贫的生活。
政声惭遂霸:政治上没有取得显赫的功绩而惭愧。遂,于是。
文藻谢严徐:指文学才能不如徐、扬二州。
使节分铜虎:指朝廷派使者到宜春郡。
仙庐秘石渠:指仙人居住的庐舍,石渠是一条水渠,传说是仙人居住的地方。
君恩殊未报,不敢赋归欤:指自己的恩德还没有得到报答。
【赏析】:
这首诗作于唐代宗永泰元年(765),当时诗人正在宜春郡担任司马之职。此诗前四句写自己虽在宜春郡任职,但生活清贫。后四句写自己虽然有才华,但在政治上没有取得显赫的功绩,所以不能回故乡,只能留下,不敢回去。全诗语言朴实,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和对仕途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