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设英雄彀,朝多俊乂官。
玉羁收汗血,珠网获飞鸾。
仙籍分丹桂,香名蔼秀兰。
新从平乐试,入奉柏梁欢。
辨色趋霜戟,催班近露盘。
阁芸开缥帙,堤柳据归鞍。
诗就鸡林买,书成太乙观。
行闻延体貌,坡上有金銮。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峤的作品。全诗共八句,每句都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展现了薛学士的才华和风采。
第一句“帝设英雄彀”,描述了帝王为薛学士准备了英雄般的待遇。这里的“帝”指的是唐高宗,而“设英雄彀”则意味着皇帝为薛学士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遇。
第二句“朝多俊乂官”,进一步描绘了唐朝的政治环境。这句话意味着朝廷中有很多才华横溢的官员,而薛学士在这样的环境中,无疑会展现出更加出色的才华和能力。
第三句“玉羁收汗血,珠网获飞鸾”,描绘了薛学士的高贵身份和地位。这里的“玉羁”指的是华丽的马笼头,暗示薛学士骑着骏马,象征着他的高官显贵;而“汗血”和“飞鸾”则分别象征着马匹的优良品质和飞翔的能力,进一步凸显了薛学士的身份和地位。
第四句“仙籍分丹桂,香名蔼秀兰”,描绘了薛学士的才学和品行。这里的“仙籍”指的是神仙的名录,意味着薛学士的名声已经传到了天上;而“丹桂”和“秀兰”则分别象征着高尚的品质和美丽的形象,进一步凸显了薛学士的才华和品格。
第五句“新从平乐试,入奉柏梁欢”,描绘了薛学士的晋升之路。这里的“平乐试”指的是科举考试,而“柏梁欢”则是指宴会上的美好时光。这句话意味着薛学士刚刚完成了科举考试,现在正在享受宴会的快乐。
第六句“辨色趋霜戟,催班近露盘”,描绘了薛学士的仪态和气质。这里的“辨色”指的是辨别颜色,意味着薛学士能够准确地识别各种色彩;而“趋霜戟”则是指快速地走向军队,暗示薛学士在政治舞台上的活跃表现。
第七句“阁芸开缥帙,堤柳据归鞍”,描绘了薛学士的生活情趣。这里的“阁芸开缥帙”指的是打开书卷,寻找知识的乐趣;而“堤柳据归鞍”则是指站在堤坝上欣赏风景,享受悠闲的时光。
第八句“诗就鸡林买,书成太乙观”,描绘了薛学士的文学造诣。这里的“鸡林”指的是古代的一种书籍市场,而“太乙观”则是道教中的一种道观。这句话意味着薛学士的文学作品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他的书籍被人们争相购买;而他的书成后,也被供奉于太乙观中,成为道教中的珍贵文献。
最后一句“行闻延体貌,坡上有金銮”,表达了人们对薛学士的敬仰之情。这里的“延体貌”指的是身体康健的样子,而“金銮”则是指帝王的宫殿。这句话意味着人们在听闻薛学士的健康情况时,都感到非常欣慰;而他在坡上的出现,则被认为具有非凡的意义。
赏析:这首诗通过对薛学士的描绘,展现了他的才华、地位、品行和生活情趣。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他的敬仰和赞赏之情。诗中运用了许多意象和典故,如“玉羁”、“汗血”、“珠网”、“仙籍”、“柏梁欢”、“霜戟”、“缥帙”、“堤柳”、“鸡林”、“太乙观”、“金銮”等,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气息和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