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头馀寸草,结作数层红。
预卜门庭喜,非关造化功。
开时常入夜,落后不因风。
误被灯蛾扑,从知色是空。

【注释】

  1. 灯花:指燃点后结成的红色的小灯芯。
  2. 根头馀寸草:根茎上残留的一点草。
  3. 结作数层红:结成层层红色。
  4. 预卜门庭喜:预示家门前将要迎来喜事。
  5. 非关造化功:与自然界无关。
  6. 开时常入夜,落后不因风:燃烧时常常是傍晚或晚上,熄灭后不会因为风吹而重新点燃。
  7. 误被灯蛾扑,从知色是空:被灯火所伤(蛾扑灯),才知道原来这火是虚幻的。

【赏析】
《灯花》是唐代诗人王建创作的一首诗,诗中描绘了灯花在燃烧过程中的景象和寓意。全诗共四句,每句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首句“根头馀寸草,结作数层红”,描述了灯花在燃烧过程中的情景。灯花虽然只是根头残余的一小块草,但它却在燃烧的过程中结成了一个个多层的红色。这里的“结作数层红”形象地描绘了灯花在燃烧过程中的变化,让人感受到它的美丽和生命力。

第二句“预卜门庭喜,非关造化功”,进一步表达了作者的观点。他认为灯花在燃烧时的红色并不是由于它本身具有魔力,而是因为它能够预示家门即将有喜事到来。这里的“预卜门庭喜”意味着灯花在燃烧时能够给人带来好运,预示着好事的发生。而“非关造化功”则强调了这种好运并非来自自然界的创造,而是人们的一种美好愿望。

第三句“开时常入夜,落后不因风”,进一步描绘了灯花在燃烧过程中的状态。当灯花打开时,它是在傍晚或晚上燃烧;当灯花熄灭后,它不会因为风吹而重新点燃。这里的“开时常入夜”和“落后不因风”分别描绘了灯花在燃烧时和熄灭后的两种状态,展现了灯花的坚韧和不易熄灭的特点。

第四句“误被灯蛾扑,从知色是空”,则是对整首诗的总结。灯蛾被灯花的美丽所吸引,想要扑向它。但是最终却被灯花的色彩所迷惑,从而意识到原来这火是虚幻的。这里的“误被灯蛾扑”暗示了人们对事物的美好向往和追求,而“从知色是空”则提醒人们要认清事物的真相和本质,不要被表面的美好所迷惑。

《灯花》这首诗通过描绘灯花在燃烧过程中的景象和寓意,传达了作者对人生、世事和美的追求的思考。它既表现了灯花的美丽和生命力,又揭示了其背后的哲理和寓意。这首诗的意境深远,给人以启示和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