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北山南久问津,瘦藤芒屩最相亲。
况逢日下云间客,那用驴前马后人。
【注释】
①问津:打听渡口。指探询消息。
②瘦藤、芒屩:形容山中草木之稀少,鞋上长满了茅草。
③云间客:即“天上人”,指仙人。
④驴前马后:指跟随在马的后面,表示地位低。
【赏析】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杨载所作的《登封寺后小洞天记事》中的第三首诗,写的是在山南的石头庵游玩,看到云间的客人,感到自己地位低下,所以不用驴前马后。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山北山南久问津,瘦藤芒屩最相亲。
况逢日下云间客,那用驴前马后人。
【注释】
①问津:打听渡口。指探询消息。
②瘦藤、芒屩:形容山中草木之稀少,鞋上长满了茅草。
③云间客:即“天上人”,指仙人。
④驴前马后:指跟随在马的后面,表示地位低。
【赏析】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杨载所作的《登封寺后小洞天记事》中的第三首诗,写的是在山南的石头庵游玩,看到云间的客人,感到自己地位低下,所以不用驴前马后。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莫寻黄绮商山出自《赋向伯共五老小山六言五绝》,莫寻黄绮商山的作者是:胡寅。 莫寻黄绮商山是宋代诗人胡寅的作品,风格是:诗。 莫寻黄绮商山的释义是:莫寻黄绮商山:不要寻找黄绮隐居在商山。这里的“黄绮”指的是古代隐士,此处借指隐居的生活;“商山”是山名,这里指隐居之地。整句意思是说不要去寻找那些隐居在商山的隐士黄绮。 莫寻黄绮商山是宋代诗人胡寅的作品,风格是:诗。 莫寻黄绮商山的拼音读音是:mò
当与皋夔佐舜出自《赋向伯共五老小山六言五绝》,当与皋夔佐舜的作者是:胡寅。 当与皋夔佐舜是宋代诗人胡寅的作品,风格是:诗。 当与皋夔佐舜的释义是:当与皋夔佐舜:意为应当像古代的贤臣皋陶和夔那样辅佐圣君舜。这里“佐”指辅佐,“舜”是传说中的贤明君主,皋陶和夔是古代的贤臣,以他们为例,表达诗人希望效仿古人,辅佐明君的愿望。 当与皋夔佐舜是宋代诗人胡寅的作品,风格是:诗。 当与皋夔佐舜的拼音读音是
公孙节气谁班出自《赋向伯共五老小山六言五绝》,公孙节气谁班的作者是:胡寅。 公孙节气谁班是宋代诗人胡寅的作品,风格是:诗。 公孙节气谁班的释义是:公孙节气谁班:指的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五老之一,公孙氏节气,是五老中掌管节气的神。这里的“谁班”是指由谁执掌或轮流值班的意思。整句表达了对于五老中公孙节气神执掌节气的疑问。 公孙节气谁班是宋代诗人胡寅的作品,风格是:诗。 公孙节气谁班的拼音读音是
文简风流未泯出自《赋向伯共五老小山六言五绝》,文简风流未泯的作者是:胡寅。 文简风流未泯是宋代诗人胡寅的作品,风格是:诗。 文简风流未泯的释义是:文简风流未泯:指文笔简约而风流韵味尚未消失。 文简风流未泯是宋代诗人胡寅的作品,风格是:诗。 文简风流未泯的拼音读音是:wén jiǎn fēng liú wèi mǐn。 文简风流未泯是《赋向伯共五老小山六言五绝》的第1句。 文简风流未泯的下半句是
正如兰玉陪阶出自《赋向伯共五老小山六言五绝》,正如兰玉陪阶的作者是:胡寅。 正如兰玉陪阶是宋代诗人胡寅的作品,风格是:诗。 正如兰玉陪阶的释义是:正如兰玉陪阶,意为如同珍贵的兰花和玉石陪伴在台阶旁,比喻贤才伴随在身边。 正如兰玉陪阶是宋代诗人胡寅的作品,风格是:诗。 正如兰玉陪阶的拼音读音是:zhèng rú lán yù péi jiē。 正如兰玉陪阶是《赋向伯共五老小山六言五绝》的第4句。
想见轻葱秀色出自《赋向伯共五老小山六言五绝》,想见轻葱秀色的作者是:胡寅。 想见轻葱秀色是宋代诗人胡寅的作品,风格是:诗。 想见轻葱秀色的释义是:想见轻葱秀色:想象着那轻盈如葱、秀丽多姿的景色。 想见轻葱秀色是宋代诗人胡寅的作品,风格是:诗。 想见轻葱秀色的拼音读音是:xiǎng jiàn qīng cōng xiù sè。 想见轻葱秀色是《赋向伯共五老小山六言五绝》的第3句。
苍颜能复婴孩出自《赋向伯共五老小山六言五绝》,苍颜能复婴孩的作者是:胡寅。 苍颜能复婴孩是宋代诗人胡寅的作品,风格是:诗。 苍颜能复婴孩的释义是:苍颜能复婴孩:形容年老之人能够恢复年轻时的容颜,意指返老还童。 苍颜能复婴孩是宋代诗人胡寅的作品,风格是:诗。 苍颜能复婴孩的拼音读音是:cāng yán néng fù yīng hái。 苍颜能复婴孩是《赋向伯共五老小山六言五绝》的第2句。
山石讵闻变化出自《赋向伯共五老小山六言五绝》,山石讵闻变化的作者是:胡寅。 山石讵闻变化是宋代诗人胡寅的作品,风格是:诗。 山石讵闻变化的释义是:山石讵闻变化:山石不知有变化,意指山石永恒不变,不随时间变化而改变。 山石讵闻变化是宋代诗人胡寅的作品,风格是:诗。 山石讵闻变化的拼音读音是:shān shí jù wén biàn huà。 山石讵闻变化是《赋向伯共五老小山六言五绝》的第1句。
耆年直是儿嬉出自《赋向伯共五老小山六言五绝》,耆年直是儿嬉的作者是:胡寅。 耆年直是儿嬉是宋代诗人胡寅的作品,风格是:诗。 耆年直是儿嬉的释义是:年高却似孩童嬉戏。 耆年直是儿嬉是宋代诗人胡寅的作品,风格是:诗。 耆年直是儿嬉的拼音读音是:qí nián zhí shì ér xī。 耆年直是儿嬉是《赋向伯共五老小山六言五绝》的第4句。 耆年直是儿嬉的上半句是: 此石未同瓦砾。
此石未同瓦砾出自《赋向伯共五老小山六言五绝》,此石未同瓦砾的作者是:胡寅。 此石未同瓦砾是宋代诗人胡寅的作品,风格是:诗。 此石未同瓦砾的释义是:此石未同瓦砾:指这块石头与众不同,与普通的瓦砾不同,意指其珍贵或独特。 此石未同瓦砾是宋代诗人胡寅的作品,风格是:诗。 此石未同瓦砾的拼音读音是:cǐ shí wèi tóng wǎ lì。 此石未同瓦砾是《赋向伯共五老小山六言五绝》的第3句。
诗句释义:谁听说玉磬一响就过门了,漫说金灯不破昏。 等是此身俱物化,云何五百至今存? 译文:谁说玉磬一响就过了门?我们说金灯不破昏。这等是身体都变成了物质,云何五千年至今还存? 注释:谁(wèi):疑问代词,哪。闻(wén),听见。即(jí):立刻,马上。漫说(màn shuō):随便说说。不破(bù pò):不被毁坏。等是(děng shì):等同,就是。五百(wǔ bǎi):指一千二百年
【注释】 谽(xiàng):宽广的样子。 大壑:指云庄,云庄高阁,指山前。 谽(xuán)谽:形容声音的悠扬、宏亮。 雄观:宏伟壮丽的景色或建筑物。 西天:指西边的天空,即日落处。 馀霞:余下的晚霞,指日落时天空的颜色。 披(pī):覆盖,遮没。 云映日:指晚霞与云彩相互映照。 翠莹珑葱(lóngcōng):形容青翠欲滴、晶莹透亮的景色。 玲珑:形容物体精巧细致。 难模状:难以刻画、描摹。 季父
【注释】 茂樾:树木茂盛。 初无一鸟鸣,晴曦参错昼阴清:初时没有一只鸟叫声,晴和的阳光交错着,白日里阴气也显得十分清爽。 霜后未全赤:枫林里的枫叶在霜打过之后,还没有全部变成红色。 岩菊冬来方自荣:岩石上的菊花在冬天来临的时候,才独自开放。 【赏析】
【注释】初冬快晴,陪宣卿叔夏游石头庵过三生藏:初冬天气晴朗,我陪同宣卿叔父在初夏去游石头庵,路过三生寺。穷深极峻遂登上封却下福严最爱廓然亭静憩久之乘兴入后洞置酒云庄榭徘徊方广阁山行崎岖不可以马虽笋舆傲兀小劳尚胜骑从之烦也既归山前之翌日复会于坚伯兄小阁同安赵涧看北山馀雪披云映日翠莹珑葱殆难模状因访季父庙令欢饮而罢集记所见成十五绝其十四 冻雨笼山秀木冰,斜阳侧镜远峰澄。 罢妆群玉褰云障
【解析】 1.“初冬快晴陪宣卿叔”一句中,“初冬”“快晴”“陪宣卿叔”是时间,“初冬”指冬天刚开始;“快晴”指天气晴朗;“陪宣卿叔”指陪伴宣卿叔。据此可知,此句应译为:刚到初冬天气就放晴了,我陪着宣卿叔一起游玩。 2
《和叔夏田舍三绝·尚恨山前尘土侵》是宋代诗人胡寅的作品,全诗如下: 尚恨山前尘土侵, 去耕山后白云深。 下泉不使苞稂秀, 夫子宁忘济物心。 译文: 我痛恨山前被尘土侵扰的田地, 于是决心去耕种山后的白云深处。 泉水不会让杂草生长茂盛, 你怎能忘记那救济他人的心意。 赏析: 胡寅在这首诗中通过描绘一幅美丽的田园风光图,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