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望云霓手揠苗,何时能和快哉谣。
不如且种陶公柳,赢得长饥舞细腰。
注释:
和叔夏田舍三绝 其三:这是第三首,是作者在和叔夏一起耕种田地时写下的。
云霓:彩虹,这里指希望。揠苗助长:比喻违反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把事情弄糟了。
快哉谣:快歌乐章,即“《阳关曲》”一类的曲子。
陶公柳:陶渊明,字元亮,东晋著名诗人,曾隐居于庐山脚下的田园。
赢得长饥舞细腰:形容自己辛苦劳作却不得温饱,只能跳舞来消愁解闷。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和叔夏一起耕种田地时所创作的,表达了他对农业劳动的艰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第一句“日望云霓手揠苗”,描绘了自己在田间劳作的场景,太阳高照,他望着天空中的彩虹,想要用手去拔起那些嫩苗,但却被彩虹的美丽所吸引,忘记了自己的使命。
第二句“何时能和快哉谣”,表达了自己对于劳作的无奈和对快乐生活的向往。他希望能够像陶渊明那样,过着悠闲自在的生活,唱着快乐的曲子。
第三句“不如且种陶公柳”,则表达了自己对于勤劳耕作的态度。他宁愿辛苦劳作,也不愿像陶渊明一样,过着无所事事的生活。
最后一句“赢得长饥舞细腰”,则是对自己辛苦劳作却不得温饱的讽刺。他认为自己辛苦劳作却得不到应有的回报,只能通过跳舞来消愁解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