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复更残暑,夜深清欲饥。
叶飞魂梦数,露重语音知。
月色到秋苦,更声临晓迟。
平生憎墨翟,老去亦悲丝。
【注释】
①更残暑:夜深了,炎热还未消退。②叶飞魂梦数,露重语音知:梦中飘落的树叶如同数着秋声,夜露浓重,听得声音便知道是早晨。③月色到秋苦,更声临晓迟:秋天的月亮显得更加清冷,夜更的声音迟迟不响,直到拂晓。④平生憎墨翟:我平生厌恶墨翟,墨子是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提倡兼爱非攻;这里指作者对墨家的思想持批评态度。⑤老去亦悲丝:年纪大了也感叹世事沧桑,如丝般易断。
【赏析】
《秋宵感怀》是晚唐诗人元稹的一首七绝,此诗以写景抒情为主,抒发了诗人在夜深人静时刻,思念亲人和友人,感慨岁月无情,世事沧桑的愁绪。全诗构思巧妙,层次分明,语言凝练,意境深远。
首句“夜久睡觉不复能寐”,写诗人夜不能寐,辗转反侧,心绪难宁。诗人用“复”字写出了这种情态,既表明诗人失眠的原因不是偶然的,而是长期形成的。“凄凉有感”是全诗的关键一句。这一句不仅点明了时间——夜晚,地点——卧室,而且通过“凄凉有感”四个字,将诗人那种孤独寂寞的心情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
第二句“无复更残暑,夜深清欲饥”,写诗人在深夜时分,感到饥肠辘辘。这里的“残暑”,既是对前文“夜久睡觉不复能寐”的进一步描写,又是对诗人心情的一种暗示。“清欲饥”则直接点出了夜深人静之时的饥饿之感。
第三、四句“叶飞魂梦数,露重语音知”中“梦”和“知”两个字都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诗人用“魂梦”“语音”两个词,把梦中所见所闻写得形象生动,使读者仿佛看到一片萧瑟的秋林之中,诗人正随着落叶的飘飞,听着夜虫的鸣叫,沉浸在深深的思忆之中,难以自拔。这两句诗通过对梦境和现实的描摹,表达了诗人对往事的回忆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担忧。
第五、六句“月色到秋苦,更声临晓迟”则是诗人在夜深人静之时,对周围环境的感受进行了细致的描绘。诗人用“秋”来代指秋天,因为秋天的月亮总是给人一种凄清的感觉。而“更声”则是指古代的夜鼓声,它常常被用来象征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这两句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秋天景色的感受,更是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最后两句“平生憎墨翟,老去亦悲丝”则是诗人对自己一生经历的回顾和总结。诗人用“憎”字表明了自己对历史上著名哲学家墨子的不满和批判之情;用“悲丝”来形容自己的心境,暗喻自己年老体衰,无法再像年轻时那样豪放激昂地面对生活。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一生经历的感慨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