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尺光芒耀霜雪,长安使气为任侠。
间对要离壮泪垂,醉叱荆轲怒眦裂。
天下承平猛士闲,夜半无人自弹铗。
会须东海斩长鲸,归来倒沥腥臊血。

【解析】

“长安使气为任侠”:在长安,他以豪侠之姿,使气行事。“间对要离壮泪垂”:面对荆轲的壮烈悲情,他潸然泪下。“天下承平猛士闲,夜半无人自弹铗”:天下太平,豪杰无用武之地,只有自己一个人弹着剑,感叹不已。“会须东海斩长鲸,归来倒沥腥臊血”:等到时机一到,定要乘船东渡,杀向那东海的长鲸,将之剖腹取心,鲜血淋漓。赏析:这首诗是一首豪放激越的边塞诗,表达了作者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以及对时局动荡、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慨叹。

【答案】

译文:

三尺光芒照耀霜雪天,长安使节豪侠显英姿。

荆轲悲歌慷慨涕泪下,醉后怒叱秦王胆欲裂。

天下太平豪杰无所用,深夜独弹空怀壮志悲。

待到时机成熟,我必斩尽长鲸,还我河山一片清!

赏析:“剑光寒,凝星汉,人不见,水空咽。”此诗起首二句描写了一幅瑰丽奇伟的图画。在这冰封千里,风刀割面的世界里,只有这把宝剑发出耀眼的光芒,仿佛能划破寒冷的夜空。这把宝剑的寒光,凝聚成一道银河,照彻了黑暗。然而,它只照见自己的孤影和冷月。接着诗人笔锋一转,描绘了一个动人的形象。“燕赵多佳人”,这里所说的美人不是一般的美人,而是有特殊身份的人。她们是刺客。“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这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无题》诗中的名句。李诗写的是一位女子盼望远方的爱人寄来书信,她倚窗而立,望着归雁的队形,翘首以期。而这里的刺客则在月明之夜,仰望长空,期待着自己的同伴们平安归来。“锦书”在这里也暗示了他们之间的爱情关系。“燕赵多义士”,这一句承接上句。“燕”,指燕地,即河北一带;“赵”,指赵国,今河北一带。燕、赵两郡是古代著名的战略要地,也是历史上有名的刺客之乡。因此,燕、赵两地的刺客特别多。“多义士”三字表明了燕、赵两地的刺客都是义无反顾、赴汤蹈火的勇士。“天涯若比邻”,燕地的义士与赵国的刺客都是身在天涯,却如近邻一样相互关心、相互支持。“莫愁前路无知已”,燕、赵的义士都懂得一个道理:知己难求,但只要有知已,就可以同生共死,患难与共。“击筑”二字承“剑光”而来,点明了剑客的身份。“击筑”就是用竹制或骨制的鼓槌击打土制的鼓面,发出悦耳的声音。这声音在静寂的夜空里显得异常响亮。“胡笳落泪沾衣”,这句诗是说燕、赵两地的义士听到这悠扬的胡笳声都忍不住流下了眼泪,沾湿了衣服。这些眼泪是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也是对敌人的愤怒和仇恨。从这一联可以看出,诗人对于义士们的不幸遭遇充满了深深的同情和关切之情。“长坂桥头勇护主”,这是《三国演义》中的著名故事:刘备被曹操追赶得走投无路,来到长坂坡。张飞挺身而出,挡住了敌军的去路。当曹军追过来时,张飞一声大喝:“休走!”挥舞着丈八蛇矛直取曹军大将夏侯杰。夏侯杰被张飞刺伤而死。张飞在保护刘备的途中因力竭而被部将所杀。这一战虽然取得了胜利,但张飞却因此而丧命。“长坂桥头”指的是长坂坡这个地方,位于现在四川省奉节县境内。在赤壁之战之后不久,刘备被曹操追得无处可逃,来到这个桥头。张飞在此迎战敌人。“夜半无人私语时”,在这样一片寂静的夜里,诗人独自一人坐在灯下,默默地吟诵着这两句诗。“私语时”指的是私下交谈的时候。“剑歌”一词,既是对剑客生活的一种概括,也是对剑客精神境界的一种象征。“剑歌”二字,既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激愤,又表现出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会须东海斩长鲸”,这是《战国策·齐策二》中的一个典故:齐国有一个叫邹忌的人,有一天早晨起来看到镜子里的自己比平时更像自己了,就问妻子:“我与城北徐公谁美?”妻子说:“当然是您美了。”第二天再照照镜子,又问妻子:“我又和城北徐公谁美?”妻子说:“还是您美。”隔了一天,再照镜子,又问道:“我和城北徐公比较起来怎么样呢?”这时妻子说:“您不如城北徐公的美。”原来邹忌的妻子偏爱丈夫,没有如实回答。后来徐公来到城里,邹忌与徐公站在一起比美,徐公认为邹忌不如自己美。邹忌感到惭愧,回家告诉家人说:“我不及徐公美。”过了几天儿媳告诉丈夫说:“你比我丈夫美。”邹忌听了非常惊讶,觉得奇怪极了:我怎么有这么福气,竟能得到一个如此美丽贤惠的妻子呢!于是请来一位高明的美容师给自己化妆。这位美容师给他上了妆后,邹忌仔细端详自己的影子,发现与徐公相比并没有什么不同。他这才恍然大悟:是自己过于自信,以致于连自己也认不清了。“东海”,指今天的山东半岛。《战国策·齐策二》中说:“臣诚知不如徐公之美。”邹忌认为自己不如徐公的美色。其实徐公是个丑陋不堪的丑人,而邹忌是一个堂堂正正的美男子。邹忌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他在虚荣心驱使下,把自己的美看得高于徐公的美。“归来”,是指回到家中。“倒沥”,是形容流血的情景。李白在这里用典是为了表达自己对国家兴亡的感慨:由于统治者不重用贤才,致使英雄无用武之地。如今自己虽能斩杀东海长鲸,但也只能徒手归家,只能看着自己的鲜血滴在地上。“归来”,意味着回到朝廷;“倒沥”,则意味着倒在血泊之中。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强烈的忧国忧民之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