览古长江上,明时起叹嗟。
水流吴国苑,花入野人家。
夜气销龙剑,秋星见客槎。
凄凉馆娃树,西日映平沙。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及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应通读全诗,从内容和语言两方面进行分析,然后写出自己的看法,言之有理即可。“吴中怀古”是题目,点明写作背景。“览古长江上,明时起叹嗟”,诗人登上了高高的吴江楼,放眼望去,只见滚滚长江东逝水,滔滔不尽。诗人不禁感慨万千,于是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息。“水流吴国苑,花入野人家”,“水流”指长江之水。这句说:这长江的水,是从吴国的宫殿流来的;这些美丽的花儿,也是从吴国宫廷飘落到这里的。“苑”指宫苑,这里泛指宫殿,“野人”即普通百姓。这句说:那奔流不息的长江水,是从昔日的吴国皇宫流出去的;那遍地开放的鲜花,也是从昔日的吴国宫廷飘落下来的。一个“起叹嗟”道出了诗人内心的无限感慨。
第二联,“夜气销龙剑,秋星见客槎”,意思是:夜来霜露已收尽,秋日寒光正照耀。诗人用“夜气销龙剑”“秋星见客槎”来表现自己对历史的深深感慨。“夜气”指霜露,“龙剑”指宝剑。“夜气销”与李白《赠卢征君象勾》中的“玉樽持手洗沉疴”,都是以酒消忧的意思。“秋星见客槎”中的“秋星”指的是秋天的北斗七星,而“客槎”指代远方漂泊的人。两句写诗人遥想当年吴王夫差在江边铸成七把锋利无比的宝剑,用以威慑四方;如今这些宝剑早已锈迹斑斑,无人问津,只有那些远在他乡作客之人才能见到它们了。这一联抒发了诗人的悲凉之情。
第三联:“凄凉馆娃树,西日映平沙。”意思是:凄冷的馆娃宫中的古树,在夕阳下显得更加荒凉。“馆娃”是春秋时吴王阖闾为纪念其亡妾西施,在姑苏山西南建的一座宫殿,又称“姑苏台”。诗人用“凄凉馆娃树,西日映平沙”来表现自己对历史的深深感慨,并以此抒发了自己对人生无常的感叹。
【答案】
译文:
登临吴江楼,放眼眺望长江水波滚滚向东流去。这江水不是来自吴国的皇宫吗?难道是昔日的吴王夫差在江畔铸成了七把锋利无比的宝剑,用来威震四方?可是如今这些宝剑早已生锈腐烂,无人再提了。那些远离家乡漂泊他乡的人啊!只能看到这些生锈的宝剑罢了!
赏析:
首联写登高怀古。诗人登上了高高的吴江楼,放眼望去,只见滔滔不绝的长江东逝水,滚滚而去。面对此景,诗人不禁感慨万千,发出了“起叹嗟”的长叹声。
颔联写夜来霜露已收尽,秋日寒光正照耀。诗人用“夜气销龙剑”“秋星见客槎”来表现自己对历史的深深感慨。“夜气”指霜露,“龙剑”指宝剑。“夜气销”与李白《赠卢征君象勾》中的“玉樽持手洗沉疴”,都是以酒消忧的意思。“秋星见客槎”中的“秋星”指的是秋天的北斗七星,而“客槎”指代远方漂泊的人。两句写诗人遥想当年吴王夫差在江边铸成七把锋利无比的宝剑,用以威慑四方;如今这些宝剑早已锈迹斑斑,无人问津,只有那些远在他乡作客之人才能见到它们了。这一联抒发了诗人的悲凉之情。
颈联写诗人遥想当年吴王夫差在江边铸成七把锋利无比的宝剑,用以威慑四方;如今这些宝剑早已锈迹斑斑,无人再提了。那些远离家乡漂泊他乡的人啊!只能看到这些生锈的宝剑罢了!
尾联写凄冷的馆娃宫中的古树,在夕阳下显得更加荒凉。“馆娃”是春秋时吴王阖闾为纪念其亡妾西施,在姑苏山西南建的一座宫殿,又称“姑苏台”。诗人用“凄凉馆娃树,西日映平沙”来表现自己对历史的深深感慨,并以此抒发了自己对人生无常的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