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树桃花发,桃花即是君。
空祠临野水,何处觅行云。
事迹樵人说,炉香过客焚。
雨添碑上藓,难读古时文。
【注释】
①“桃花”,桃花源。②“空祠”:无人祭祀的神社。③“樵人”:打柴的人。④“过客”,游客。⑤“碑上藓”:苔藓长在碑石上,难以辨认碑文。
【赏析】
此诗是作者游桃花源而写的一首七绝。
诗的前二句写桃花源的自然景观和历史传说。首句点出桃花源的地名,次句则用“即是”二字表明桃花源中之人与桃花一样美丽可爱。这两句诗以桃花自喻,表达了诗人对桃花源的喜爱之情。第三四句写进入桃花源后所见景象。“空祠临野水,何处觅行云”。桃花源中,没有庙宇,只有一片野水环绕着;那里哪里还能找到那飘逸的行云呢?“樵人”,即打柴人的代称;“过客”,即游览的人的代称。这里指那些来游览桃花源的人。这两句诗写出了桃花源的幽深和隐蔽,也写出了桃花源中人恬淡闲适的生活。第五六句进一步描写桃花源中人生活简朴、清苦的情况。“事迹樵人说,炉香过客焚”。因为桃花源中人很少出门,所以外人只能从打柴人说桃源中的一些情况,而打柴人自己并不了解桃源中的详细情况;至于游客,虽然也进过桃花源,但因时间很短,所以也说不出桃源中人的具体生活。“炉香”一句说明游客进过桃源,但因时间太短,来不及仔细参观。
最后两句写桃花源中的碑上长满了苔藓,上面的文字已经模糊不清,难以读出来。
【译文】
桃花树上开满桃花,桃花就是桃花源。
空荡荡的祠堂靠近野外的河水,哪里去找飘浮的云呢?
事情由打柴的老人说起,炉香是由过客烧的。
雨水增加了碑上的藓,难读古时候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