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得君知音,难得君知心。
纵然恩意短,宁使言语深。
渴饮贪泉水,倦息恶木阴。
傥涉不美名,曷可销烦襟。

【注】“渴饮”即“渴饮贪泉”。

译文:

容易得到君主的赏识,却难以得到君主的真心;

虽然恩情是短暂的,但是言语却能深长;

想要解渴就喝下这泉水,想要休息就在树木底下;

如果被不美好的名声所困扰,又怎么能消除心中的烦恼?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讽刺诗,诗人在诗中表达了自己对当时社会现象的不满和批评。首句“易得君知音,难得君知心”,诗人认为最容易得到的是君主对他的赏识,但最难得到的却是君主对他的真心。这种观点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是非常有争议的,因为君主往往需要得到臣子的忠诚和顺从才能维持自己的统治,而不仅仅是表面的赏识。诗人通过这种对比,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即表面关系和实际利益之间的矛盾。

第二句“纵然恩意短,宁使言语深”,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观点。他主张即使恩情是短暂的,但是言语能够表达长久的思念和关怀。他认为真正的感情应该体现在言语上,而不是仅仅依赖于表面的赏识。这种观点在古代文学中并不少见,许多诗歌都表达了类似的主题。

第三、四句“渴饮贪泉水,倦息恶木阴”,诗人以自身的经历为例,描述了他对名利的追求。他认为如果想要解渴就喝水,想要休息就在树下,这是非常自然的事情。然而,如果他追求的是虚假的名利,那么他就会陷入困境。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于名利的看法,他认为名利并不是真正值得追求的东西,只有真正的内心满足才是真正的幸福。这种观点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也是非常有争议的,因为它与主流价值观相悖。

最后一句“傥涉不美名,曷可销烦襟”,诗人再次表达了他的观点。他认为如果被不良的名声所困扰,那么内心的烦恼就无法消除。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名利的看法,他认为名利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幸福,只有内心的平静和满足才是真正的幸福。这种观点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是非常有争议的,因为它与主流价值观相悖。

这首诗通过讽刺当时的社会现象,表达了诗人对于名利的看法和内心的感受。他主张真正的感情应该体现在言语上,名利并不是真正值得追求的东西,只有内心的平静和满足才是真正的幸福。这种观点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是非常有争议的,但它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人性和社会现象的思考和理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