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书恨不见斯人,见后翻令自杀身。
毕竟立心多惨刻,少恩莫怨虎狼秦。
韩非(约公元前280-前233年),战国时期韩国的思想家、哲学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的著作《孤愤》、《五蠹》等对后世影响深远。
- 见书恨不见斯人:看到书信(指韩非的信件)而感到遗憾,因为见不到韩非这个人了。
- 解释:表达了因无法见到心仪之人而产生的遗憾和失落感。
- 注释:斯人,指特定的人,即韩非。
- 见后翻令自杀身:见到韩非后又让他自尽了。
- 解释:描述了某种行为或情况的发生,导致了悲剧性的下场。
- 注释:自杀,表示韩非可能由于某种极端的原因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
- 毕竟立心多惨刻:终究(最终)是一颗(指韩非自己)心肠多么狠毒、刻薄。
- 解释:强调韩非性格中的某些负面特质,如残忍、冷酷等。
- 注释:毕竟,表示最终;立心,指内心;惨刻,形容心肠狠毒。
- 少恩莫怨虎狼秦:不要因为对某人有怨恨就埋怨像秦国那样的国家。
- 解释:劝诫人们要理智看待怨恨,不要因为个人的不满而将责任归咎于更广阔的社会背景或国家。
- 注释:少恩,指不要过分埋怨;莫怨,不要抱怨;虎狼秦,用来形容秦国的凶残和不仁。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恨不见斯人”和“见后翻令自杀身”,展现了诗人对于韩非命运的同情和悲哀。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人性的深刻反思,提醒人们在面对复杂的社会关系时要保持清醒和理智。此外,诗句中的“毕竟立心多惨刻”、“少恩莫怨虎狼秦”等表达,不仅揭示了韩非的性格特点,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历史和人性的深刻理解。整体而言,这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哲理,值得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