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翁身上霜可刮,酒未醒时诗已发。
急放人去守船门,恐向河中捉明月。
寄道原 其二
诗句释义
漫翁身上霜可刮:形容诗人身体虽然寒冷,但内心却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激情。
酒未醒时诗已发:意味着在没有饮酒的情况下,诗人已经创作出了诗歌。
急放人去守船门:描述诗人急切地放下手中的事物,去守卫自己的船只,表现出对家国和人民深深的责任感。
恐向河中捉明月:诗人担心自己被卷入战争的漩涡之中,就像要捕捉天上明亮的月亮一样无法自拔。
译文注释
漫翁:诗人的自我称呼或笔名。
霜可刮:比喻尽管外界环境寒冷,诗人的内心依然热血沸腾。
急放:急忙放下手中的事情。
人去:人们离去。
船门:此处象征安全或者防御的岗位。
河中:代指国家或社会。
捉明月:象征着诗人想要摆脱战争的纷扰,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由。
作品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即使在寒冷的环境中,也要保持一颗热血沸腾的心,积极投身于国家和社会事务,同时担忧自己可能被卷入战争的漩涡。通过生动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坚定的信念和深沉的爱国情怀。
评析
徐积作为宋代的一位文学家,其诗歌多反映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个人情感的抒发。此诗体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情感,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通过使用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漫翁”、“霜可刮”等,诗人巧妙地将抽象的情感具象化,使读者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写作背景
《寄道原·其二》创作于宋朝,具体时间不详。这首诗可能是在作者出仕为官、面临国家大事时所作,反映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以及面对复杂局势时的忧虑和不安。通过对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的结合,展示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高远的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