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年楼上饮,分韵正秋深。
冷貌长如在,高风不可寻。
独遗杨子厚,谁寄惠连音。
莫向山庐宿,松声似夜吟。
【注释】
昔:过去。
楼上饮:在楼上饮酒作诗。
冷貌:清冷的容貌。
杨子厚:指唐代文学家韩愈。
惠连音:指宋代文学家苏轼。
【赏析】
这是一首挽词,是作者为友人韩愈、苏轼而写的。
首联“昔年楼上饮,分韵正秋深”,追叙了当年同饮时的情景。“昔年”二字,表明作者与两位文坛名人的交往,是在许多年以前,而且已相隔甚久。“楼上饮”三字,则写出了他们当时相聚欢聚时的愉快心情。“分韵”,是指两人各写自己的诗句,然后互相唱和。这两句是说,当时他们在酒楼中饮酒作诗,正值深秋季节。
颔联“冷貌长如在,高风不可寻”,是说,虽然已经多年过去,但是当年韩老的风采仍使人怀念不忘。“冷貌”,指清瘦的面容;“长如在”,表示对老友的怀念之情;“高风”,指的是高尚的风范。这两句是说,尽管时间流逝,老友的容颜依旧令人怀念,他的高洁品格永远值得后人学习。
颈联“独遗杨子厚,谁寄惠连音”,是说,如今韩老已经去世,没有人再能像当年他那样,把诗歌送给我了。“杨子厚”是韩愈的字;“惠连音”是苏轼的号。这两句是说,如今的韩老已经离世,再也没有人能把诗歌送给了我。表达了作者深深的怀念之情。
尾联“莫向山庐宿,松声似夜吟”是说,不要再到山间小屋住宿了,因为那里只有松涛声声,如同诗人夜以继日地苦吟。这两句话是作者对亡友的最后告别,同时也是对自己未来的期许。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期待以及对亡友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