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馈供汤药,辛勤四十年。
谁知飞蝶梦,翻落鼓盆先。
丹旐秋城外,寒云野寺边。
送车来阖境,陶侃信能贤。

执馈供汤药,辛勤四十年。

谁知飞蝶梦,翻落鼓盆先。

丹旐秋城外,寒云野寺边。

送车来阖境,陶侃信能贤。

注释:

  1. 执馈供汤药:指照料病人饮食和服药,表示对病人细心照料与关爱。
  2. 辛勤四十年:形容一个人长期辛苦工作或劳作,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和时间。
  3. 谁知飞蝶梦:意指意外的、出乎意料的变化或结局,这里可能暗示了某种突然的转变或不幸。
  4. 翻落鼓盆先:比喻人去世,这里可能是在说徐玑的去世。
  5. 丹旐:古代官员出行时所挂的一种红色旗帜,用以标志丧事。
  6. 寒云野寺边:描绘了场景的凄清和萧瑟,表达了一种哀伤和孤独的氛围。
  7. 送车来阖境:指送葬的队伍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显示了哀悼者的广泛和悲痛。
  8. 陶侃:字士季,晋朝时期的一位名将和政治家,以廉洁和才能著称。

译文:

徐玑的一生都在照顾病人,付出了许多年的努力。然而,谁曾想到有一天,他的“飞蝶梦”会突然结束,就像他的生命一样。他的去世被安葬后,人们纷纷赶来送葬,这显示出人们对他的深深怀念和尊敬。

赏析:

徐玑的《梅夫人挽词》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对生命的珍视和对死亡的自然接受。诗中的“执馈供汤药”,不仅仅是照顾病患的简单行为,更是体现了作者对他人深切的关怀与同情。这种无私的奉献精神,使得这首诗具有了强烈的人文关怀色彩。通过“辛勤四十年”的叙述,诗人不仅表达了自己对生命价值的坚持和追求,同时也反映了那个时代普通人生活的艰辛与不易。

诗中“谁知飞蝶梦,翻落鼓盆先”运用了生动的比喻,表达了对徐玑命运的惋惜和对其突然离世的震惊。这种突如其来的转变,让读者不禁感受到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不可预测。而“丹旐秋城外,寒云野寺边”则营造了一种凄凉和哀伤的气氛,加深了对徐玑去世场景的描写,使得整个诗歌的情感层次更加丰富。

诗的结尾“送车来阖境,陶侃信能贤”,则是对徐玑人格的高度评价和纪念。通过提及历史上著名的陶侃,诗人既展示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也暗示了徐玑生前可能具备的某些优秀品质,如忠诚、智慧等。这种引用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说服力,也让读者对徐玑产生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敬意。

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徐玑的个人生活和价值观,还反映了宋代社会的某些特点和文化背景。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的社会状况和文人的生活状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