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绕康王酌水帘,不知身世宦东南。
苏仙忽饷焦坑品,子尚浑凝晓露甘。
便遏鼻雷醒睡思,仍浇舌本发清谭。
搜枯破闷功神速,数到卢仝碗两三。
我们逐句解读这首诗:
第一句:“梦绕康王酌水帘,不知身世宦东南。”
- “梦绕”:形容梦境缠绕,难以摆脱。
- “康王”:指宋仁宗的第九子刘元昌,因被封为康王而称“康王”。
- “酌水帘”:在古代宫殿或园林中,有悬挂水帘的亭台楼阁,供人观赏。这里用来形容环境的优美与宁静。
- “东南”:古代以东为尊,以西为卑,此处暗指诗人身处官场之中,身不由己。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在梦中仍然被美好的环境所困扰,无法分辨现实生活与梦境的区别。
第二句:“苏仙忽饷焦坑品,子尚浑凝晓露甘。”
- “苏仙”:指苏轼(苏东坡),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政治家。
- “忽饷焦坑品”:意为忽然间有人送来了珍贵的茶品。
- “子尚浑凝晓露甘”:意即你依然保持着纯净无杂的品质,如同清晨的露水一样甘甜。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画面:苏轼突然来访,带来了珍贵的茶叶,诗人品饮后,感受到了茶的纯洁与甘美。这里的“苏仙”既指苏轼,也暗指诗人自己。
第三句:“便遏鼻雷醒睡思,仍浇舌本发清谭。”
- “便遏”:立刻,马上。
- “鼻雷”:形容气味强烈,使人清醒。
- “醒睡思”:让沉睡的思维变得清醒。
- “浇舌本”:比喻茶香直冲喉咙,刺激味蕾。
- “发清谭”:启发人们谈论清新的话题。
这句诗描述了诗人在品尝了苏轼赠予的茶后,嗅觉和味觉都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使他从睡梦中醒来,思考变得清晰,并能够畅谈人生哲理。
第四句:“搜枯破闷功神速,数到卢仝碗两三。”
- “搜枯”:搜寻枯叶。
- “破闷”:打破沉闷的心情。
- “卢仝”:唐代著名茶学家,曾任官至御史大夫、黄门侍郎等职。他发明了一种名为“七事茶法”的制茶工艺,对茶艺有着深远的影响。
- “碗二三”:形容数量不多,但珍贵。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通过品饮苏轼赠予的茶,成功驱散了心中的沉闷与困顿,感受到了茶的神奇功效。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对苏轼赠予的茶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赞美。诗中的“梦绕康王酌水帘”、“苏仙忽饷焦坑品”、“便遏鼻雷醒睡思”等句子,都运用了生动形象的比喻和描绘手法,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美丽的环境中,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愉悦。而“搜枯破闷功神速,数到卢仝碗两三”等句子,则表达了诗人对茶艺的理解和欣赏,以及茶所带来的精神享受。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咏物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