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直须参佛透,看经容易悟经难。
声音未必如来见,盂钵长教岭上观。
了得贪嗔痴一集,更超戒定慧三般。
祖师食尽人间蔗,千古留楂咬嚼看。
我们来逐句解读这首诗:
- 《赞勉昶道者题经》
- 念佛直须参佛透,看经容易悟经难。
- 声音未必如来见,盂钵长教岭上观。
- 了得贪嗔痴一集,更超戒定慧三般。
- 祖师食尽人间蔗,千古留楂咬嚼看。
接下来是对每一句的翻译和注释:
《赞勉昶道者题经》
(1)释义:赞美并鼓励昶道的人阅读并理解佛法的经典。
(2)关键词:赞、勉、昶道者、题经。念佛直须参佛透,看经容易悟经难。
(1)释义:念佛时必须深入理解佛的本质,而看经书却容易领悟其深层含义。
(2)关键词:念佛、参佛透、看经、悟经。声音未必如来见,盂钵长教岭上观。
(1)释义:虽然声音可能无法直接显现出佛的真实面目,但通过修行可以观察到佛的精神实质。
(2)关键词:声音、如来、见、盂钵、岭上观。了得贪嗔痴一集,更超戒定慧三般。
(1)释义:完全理解贪婪、愤怒、愚痴这三种心态是修行的一部分,而且还要超越佛教中的戒律、禅定和智慧这三种境界。
(2)关键词:贪嗔痴、一集、戒定慧、三般。祖师食尽人间蔗,千古留楂咬嚼看。
(1)释义:像祖师一样,他已经吃尽了世间所有的甘蔗,但他的精神和教诲将永远被后人咀嚼和学习。
(2)关键词:祖师、食尽人间蔗、千古留楂、咬嚼看。
现在我们将诗句和译文对应起来:
念佛直须参佛透 / 念佛时要深入理解佛的本质。
看经容易悟经难 / 看经书却容易领悟其深层含义。
声音未必如来见 / 虽然声音可能无法直接显现出佛的真实面目。
盂钵长教岭上观 / 通过修行可以观察到佛的精神实质。
了得贪嗔痴一集 / 完全理解贪婪、愤怒、愚痴这三种心态是修行的一部分。
更超戒定慧三般 / 而且要超越佛教中的戒律、禅定和智慧这三种境界。
祖师食尽人间蔗 / 像祖师一样,他已经吃尽了世间所有的甘蔗。
千古留楂咬嚼看 / 但他的精神和教诲将永远被后人咀嚼和学习。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对佛法的深刻理解和对修行者的赞扬。通过对念佛、看经和理解佛法的不同层次的描述,诗人强调了修行的重要性和方法。诗中也提到了一些关键的佛教概念,如“贪嗔痴”、“戒定慧”等,这些都是佛教修行的重要方面。最后一句则以祖师的形象来象征佛法的深远影响,强调了佛教教义的永恒价值。整首诗体现了诗人对佛法的敬仰之情和对修行者的深切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