彊支疲薾此跻攀,屈指曾游十载间。
方丈喜添千佛阁,双眸陟豁四围山。
可无可有僧衣钵,随得随供佛面颜。
门外雪深知几许,只消透得个重关。
【注释】:
登灵鹫千佛阁为往山野堂绍祖留题:登上灵鹫寺的千佛阁,为去往山野堂的绍祖留下题诗。
强支疲薾此跻攀:勉强支撑着疲劳的身体攀登上去。
屈指曾游十载间:屈指一算,已经过去十年了。
方丈喜添千佛阁:方丈非常高兴地增添了一座千佛阁。
双眸陟豁四围山:双眼望去,只见四周的山峦开阔。
可无可有僧衣钵:可能得到,也可能得不到僧衣和僧钵。
随得随供佛面颜:随时可得,随时供奉佛像和佛的面容。
门外雪深知几许:门前的雪,我不知有多少。
只消透得个重关:只要通过这道重重的门就可以了。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攀登灵鹫寺之高,登临千佛阁,见到山外山、天外天的景色,想到自己仕途坎坷,前途未卜,于是在门口看到雪,感叹自己的遭遇,表达了一种无奈与悲凉。
首句“强支疲薾此跻攀”,是说诗人勉强支撑着身体登山,这里用“疲薾”一词形象地写出了诗人爬山时的疲惫不堪。“此跻攀”,说明诗人已经到达山顶,但这只是第一步,后面还有更多的困难等着他。
次句“屈指曾游十载间”,是说诗人已经在这里生活了十年,这十年来,他经历了无数的风风雨雨,也见证了这里从荒凉到繁荣的变化,这十年的经历让他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
第三、四句“方丈喜添千佛阁,双眸陟豁四围山”是说,方丈非常高兴地增添了一座千佛阁,站在高处俯瞰四周的山峦,只觉得一片开阔。这里用“双眸陟豁”形容诗人看到的景象,让人感觉十分震撼。而“方丈喜添千佛阁”则是说,这座千佛阁的出现给这里的人们带来了希望和喜悦。
第五、六句“可无可有僧衣钵,随得随供佛面颜”是说,虽然可能得到僧衣和僧钵,但随时都可以供奉佛像和佛的面容。这里用“随得随供佛面颜”来形容诗人对佛法的执着追求。
最后两句“门外雪深知几许,只消透得个重关”,是说,尽管门前的雪很深,但我仍然有信心穿越这个重门。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信心和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