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阳为心亦为月,妙质一点何玲珑。
君看灵光湛止水,孰与明镜行秋空。
万古娟娟不改色,百年忽忽俱成翁。
盈虚如彼莫消长,试参此语将无同。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综合赏析能力。题干要求“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请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次韵寄题李氏月心精舍”,这属于综合题,既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又考查学生对作者感情态度和思想主旨的把握。解答此类题,要通过反复诵读,整体理解把握诗歌的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回归文本,结合注释,分析诗歌的意象、意境以及诗人的情感态度等。注意语言表达的简明与连贯。
“坎阳为心亦为月,妙质一点何玲珑。” 首联写月,月是天上之星宿名,也是地上的明月;月是人们所景仰的神物;月是人们心目中的美景的象征。“妙质”指月亮的清美、皎洁;“玲珑”指其形圆而光润、明亮。
“君看灵光湛止水,孰与明镜行秋空?”颔联写月,月是人们所景仰的神物,也是人们心目中的美好形象的代表。这里说“明镜”比喻人的清白品质。
“万古娟娟不改色,百年忽忽俱成翁。”颈联写月,月有恒常不变的光辉,即使年华逝去,也永葆青春。“娟娟”是形容月光洁白的样子。“忽忽”是形容岁月流逝的样子。
“盈虚如彼莫消长,试参此语将无同。”尾联写作者对友人李氏的勉励。
【答案】
示例1
坎阳为心亦为月,妙质一点何玲珑。
坎为月之体,阳为月之心,二者互相依存,互为表里。
君看灵光湛止水,孰与明镜行秋空。
明鉴可以察秋毫之末,照见日月星辰,但人心不能如此。
万古娟娟不改色,百年忽忽俱成翁。
月有恒常不变的光辉,年华逝去,仍能保持青春。
盈虚如彼莫消长,试参此语将无同。
天地间万物盛衰无常,但月之光明永恒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