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梦朦胧酒力销,梨云漠漠路迢迢。
醒来便欲寻春去,杨柳江南十五桥。
丙戌除夜泊舟东湖,用白石归苕溪韵书怀 其一
客梦朦胧酒力销,梨云漠漠路迢迢。
醒来便欲寻春去,杨柳江南十五桥。
注释与赏析:
丙戌除夜,即农历正月初四,是除夕之后的第一个日子。东湖,即西湖,位于今浙江省杭州市。白石归苕溪,即白居易归杭州苕溪别墅。“丙戌”,天干第五位,为丙年正月初一。“除夜”指除夕之夜。“泊舟”,停船于水中。“东湖”,地名,在今浙江省杭州市。“白石归苕溪”,指白居易晚年归居杭州的住所。“书怀”,写诗寄托情怀。“其一”,第一首。
【解析】
此诗作于元和五年(810)。诗人在浙江任刺史期间,曾两次到过杭州东湖游览。第一次是元和五年(公元810年),当时诗人刚从长安返浙西观察使任上。第二次是元和六年(公元811年)冬。诗人因受谗言而贬谪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后,又转任浙江刺史时所作。
首句中的“客梦”,指自己。诗人在东湖边饮酒作诗,但醉眼蒙眬,似睡非睡,似醒非醒之间,恍惚间进入了一种梦幻般的境界。这种境界是朦胧的、模糊的,也是飘忽不定的,难以捉摸的,因此说“客梦”。第二句中“酒力销”,“消”、“尽”的意思。这句的意思是:由于饮酒过多,头脑昏沉,酒意全无了。第三句中的“寻春”二字,是诗人由梦中醒来以后的一种行动,表示诗人要出去赏玩春天景色。“杨柳江南十五桥”,是说春天来临了,正是江南好风景的时候,诗人想出去走走,欣赏一下这美丽的江南风光,于是来到了江南有名的桥——杨柳桥。杨柳桥,在杭州西湖之西南岸,跨钱塘江两岸,建于唐代,是著名的桥梁之一。
这首诗是作者被贬谪后所作。诗人以酒浇愁,却反而更增愁绪,于是借景抒怀:既感叹人生无常,又感慨世态炎凉;既抒发对官场的厌倦和无奈,也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