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桐三尺寄古意,悬崖夜半鸣风泉。
广陵散曲世不传,五柳先生更无弦。
枯桐三尺寄古意,悬崖夜半鸣风泉。
广陵散曲世不传,五柳先生更无弦。
注释
- 枯桐三尺:形容树木虽已枯萎,但仍有坚韧的生命力,象征诗人虽经历世事变迁,仍怀有一颗坚定不移的心志。
- 悬崖夜半:描绘了一幅夜晚在峭壁之上,风声响起的情景,象征着诗人在逆境中的坚韧和不屈。
- 广陵散曲:指的是古代广陵地区的音乐风格,这里用来比喻高超的艺术或技艺,但因种种原因未能广泛传播,反映了诗人对这种艺术形式的珍视。
- 五柳先生:指陶渊明,以其归隐田园的生活态度和高洁的品格为后人称颂,诗人通过这一称谓表达了自己对清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高洁人格的追求。
赏析
诗中通过对枯桐、悬崖、广陵散曲等自然与文化元素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诗人借由这些意象传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即即使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也应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坚持,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同时,通过描述古代的音乐和文人的生活方式,反映出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整体而言,这首诗是一首充满哲思的作品,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境界的追求和对传统美德的赞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