憎欲毋已甚,同尘正自佳。
我如张仲蔚,蓬蒿满荒阶。
观化有妙悟,委运增旷怀。
鸿飞正冥冥,鸡鸣漫喈喈。
美人芳杜姿,玩世善打乖。
曲肱有真乐,俟命且洁斋。
身屈道则尊,不事堑与崖。
平生山中约,高致许我侪。
此语二十年,此事行当谐。
试看红尘客,踏破几铁鞋。
诗句:
憎欲毋已甚,同尘正自佳。我如张仲蔚,蓬蒿满荒阶。
译文:
对世俗的欲望不要太过执着,与尘世的纷扰正好相合。我如同张仲蔚一样,身处荒芜的阶梯上。
注释:
- 憎欲毋已甚:“憎”指厌恶、不喜,“欲”是愿望,“毋已甚”即不要过分执着于这些愿望或欲望。整句意在表达对于世俗欲望的过度追求不应成为人生的主题。
- 同尘正自佳:“同尘”意即与世间尘埃无异,“正自佳”表示这样的状态恰好合适,意味着超然物外的清高境界并不符合作者的生活选择。
- 我如张仲蔚:“张仲蔚”为东汉时期的一位隐士,此引用表明诗人自己就像张仲蔚一样淡泊名利,不求外物。
- 蓬蒿满荒阶:“蓬蒿”指的是杂草,“荒阶”则是指荒凉的台阶,这句形容诗人所处的环境荒凉,心境也相对简朴。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于世俗生活的深刻反思和超脱。通过对比“憎欲毋已甚”与“同尘正自佳”两个对立的观点,徐瑞展现了他对物质追求和精神自由的不同理解。他认为,虽然人有情欲,但若能不过度,反而能保持内心的平和。这种思想体现了宋代文人追求心灵净化和个人修养的理念。
诗中还通过对张仲蔚的提及,强调了个人志趣与生活态度的重要性。张仲蔚以其隐逸的生活方式示人,而诗人以之为榜样,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独立的生活理想。
《芳洲寄古诗申山中之约次韵奉谢》是一首充满哲理和审美追求的作品。它不仅反映了作者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为后世提供了关于如何达到精神自由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