蠖轩屈首诗书人,自喻适志非求伸。
闻蝉熟寐白竹簟,见客一整乌纱巾。
语言无味穷鬼志,香火有缘居士身。
明年得去不汲汲,种竹待笋犹须春。

【注释】

蠖轩:指屈曲的木制车轮。比喻隐居生活。

适志:称心如意。

适志非求伸:称心意,不图升迁。

闻蝉:听见蝉鸣。蝉,又名鸣蜩。

熟寐:睡得非常香甜。

自喻:反躬自责。

“非求”二句:意谓自己读书、作文,目的全在于抒发感情,而不求升官得禄。

穷鬼:穷愁之人。此指仕途不顺的人。

居士:旧时对佛教僧侣的称呼。

香火有缘:佛家语,指因缘巧合而得道,也泛指命中注定要做的事或得到的东西。

汲汲:急切。

种竹待笋:意谓在屋前屋后种植竹子,等待竹笋长出。

【赏析】

《即事呈闳中顺之》是北宋文学家苏轼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该诗作于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年)六月,当时,东坡与友人王仲至、李常同游于南园,作此寄怀。

首联“蠖轩屈首诗书人,自喻适志非求伸”,写诗人闲居南园的生活情趣。蠖,一种爬行动物,体形似蛇而有足,蜷曲时首尾相接,形如一弯新月。轩,车前的横木,用以遮蔽尘埃,防止尘土飞到车前。这里以蠖代轩,借指隐居生活的环境。蠖轩屈首:指隐士的生活。屈首,俯首,低头。诗人用蠖轩屈首形容自己隐居生活,表现了他对官场的厌倦和追求精神境界的高雅。诗书人:指诗人自己。诗书,泛指读书写字之类的文化活动,这里特指读书。诗人说,我像一只蠖一样屈身在书斋里埋首读书,我的目的并不是要升官发财,而是要通过读书来陶冶性情,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颔联“闻蝉熟寐白竹簟,见客一整乌纱巾”,写诗人与朋友欢聚的情景。闻蝉:听到知了鸣叫。熟寐:睡得十分香甜。白竹簟(chén):用白竹制成的凉席。见客:看见客人。整:梳理整齐。乌纱巾:黑色的头巾。诗人说,他听到了知了的叫声,便睡着了;睡得很酣畅;醒来后,整理了一下乌纱巾,准备迎接客人的到来。这里的乌纱巾既指头巾,也借指官职。诗人用“闻蝉熟寐白竹簟,见客一整乌纱巾”两句写出了诗人闲适安逸的心境。

颈联“语言无味穷鬼志,香火有缘居士身”,写诗人对佛家清静寡欲的向往。语言无味:形容说话乏味,没有意义。穷鬼:穷愁潦倒之人。穷鬼志:指仕途不顺的人。香火有缘:佛家语,指因缘巧合而得道。居士:旧时对佛教僧侣的称呼。此指作者自己。诗人用“语言无味穷鬼志,香火有缘居士身”两句写出了他淡泊名利的情怀。

尾联“明年得去不汲汲,种竹待笋犹须春”,写诗人对自己未来的期许。明年得去:明年能离开这里。汲汲:急切的样子。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官场的厌倦和归隐山林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了诗人对于人生理想的追求和对未来的期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