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是凝酥染得黄,月中清露滴来香。
定知何逊牵诗兴,借与穿帘一点光。
恐是凝酥染得黄,月中清露滴来香。
定知何逊牵诗兴,借与穿帘一点光。
诗句释义:
- “恐是凝酥染得黄”:此句表达了腊梅的外观特征——它的黄色可能是由凝结的蜜糖所染。这里的“凝酥”意味着蜂蜜凝固成油脂状,而“染得黄”则形象地描绘了这种颜色给人的感觉。
- “月中清露滴来香”:这句进一步描绘了腊梅的香气。月亮通常与清冷、纯净联系在一起,而“清露”则是自然界中清新、纯净的象征。这里将腊梅的香味比喻为清露,暗示其清新脱俗。
- “定知何逊牵诗兴”:何逊是中国南朝梁代著名诗人,以其诗歌才华著称。这句可能是指腊梅激发了诗人的创作灵感,让诗人想起了何逊的诗作。
- “借与穿帘一点光”:最后一句表达了腊梅给室内带来的光芒和温暖,就像一缕阳光穿透窗帘一样,给寒冷的日子带来一丝温暖和光亮。
译文:
蜡梅花开在最前头,如同雪中的妍丽。水边的村庄映衬着竹叶,家家户户都有。它使得天汉桥边的景象变得凄美而又动人。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腊梅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生活美好的向往。腊梅以其独特的黄色和香气吸引了诗人的注意,也唤起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共鸣。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腊梅的美丽,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