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趁犁翻争啄食,蜂粘絮落苦贪香。
注释:
- 句:比喻。犁耕后翻动的泥土上有乌鸦,它们争先恐后地啄食食物。
- 蜂:蜜蜂。粘在花絮上采蜜。
- 苦:非常。
- 赏析:这是一幅动静结合、形象生动的画面。乌鸦在翻土时争先恐后地啄食,蜜蜂在花絮上辛苦地采蜜,都十分逼真地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活状态。
鸦趁犁翻争啄食,蜂粘絮落苦贪香。
注释:
【注释】: 鸦、蜂,鸟、虫;趁、黏,动词;犁翻、絮落,名词短语;争啄食、苦贪香,动宾短语。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幅春日田园劳作的生动画面。首句写农忙时节,乌鸦趁着农民耕作时,争相抢啄食物;二句写蜜蜂,它见柳絮飘落,便紧黏住它不肯离开。“趁”字写出了乌鸦和蜜蜂都争着要吃,而“争啄食”、“苦贪香”则写出了它们的贪婪性。全诗用词简洁明了,形象地勾勒出一幅繁忙热闹的田园生活图景
注释: 1. 句:比喻。犁耕后翻动的泥土上有乌鸦,它们争先恐后地啄食食物。 2. 蜂:蜜蜂。粘在花絮上采蜜。 3. 苦:非常。 4. 赏析:这是一幅动静结合、形象生动的画面。乌鸦在翻土时争先恐后地啄食,蜜蜂在花絮上辛苦地采蜜,都十分逼真地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活状态
【注释】 其四:这是第四首诗。 过林寺、逢僧:经过树林里的寺院,遇见了僧人。 唤仆:召唤仆人。 过林寺:经过树林里的寺院。 逢僧问石桥:遇见了僧人便问起石桥。 【译文】 在树林里的寺院里呼唤仆人,看见僧人就问起了石桥。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行经一座寺院时,遇到一个僧人,于是上前询问这座石桥的情况。“唤仆”说明诗人当时在寻找什么;“逢僧”说明诗人遇到了一位僧人
注释与赏析: 其三:这是诗的第三句。少园池,即小园林;少,是很少的意思;蔬竹,指菜蔬和竹子。无多屋宇欠楼台,意谓没有多余的房舍楼阁,缺少亭台楼阁等建筑。 “有少园池仅蔬竹,无多屋宇欠楼台”: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我有一个很小的园林,里面种着一些蔬菜和竹子,而没有太多的房舍楼阁,缺少亭台楼阁等建筑。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赞美之情。他通过描绘自己拥有的小园林
碧蝉花,又称“玉竹”,是一种常见的花卉。这首诗描述了碧蝉花的清新脱俗和独特的美丽。 第一句“露洗芳容别种青”描述的是碧蝉花在早晨被露水洗涤后,它的花瓣呈现出一种别具一格的青色。这里的“洗”和“青”都是形容词,用来描绘碧蝉花的颜色和状态。 第二句“墙头微弄晚风轻”则进一步描绘了碧蝉花在傍晚时分随风摇曳的情景。这句中的“弄”和“轻”也是形容词,用来形容风和花朵的动作。
注释:我知道你在世俗中磨练不会改变,过去你是道人的石友。 赏析:此诗以问答的形式展开。诗人自问自答,表现了自己的志节和高洁的情操。“知君游世磨不磷”,意谓:你身处乱世而不为世俗所动,始终坚定自己的理想。“往作道人之石友”句,是说:过去你曾做过道士们的良伴。“石友”二字,既指道人,也暗喻了隐士
注释:在浅水中长满短小杂草的地方调马,在天空中飘浮着淡淡细雨的时候养花。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向往之情。首句中的“调”字,既指骑马,又暗示了人与马之间的亲密关系;第二句中的“天”字,则形象地描绘了微雨给花朵带来的滋润。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清新脱俗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