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千林薄,秋空万里长。
寒蝉鸣晚树,归棹发斜阳。
水远天同碧,风高叶脱黄。
星星老蓬鬓,不觉到潘郎。
【解析】
题干中“格式要求”的“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是此题的主要信息。解答此类题,首先明确诗歌的写作背景,然后结合注解,分析每句诗的意思,最后总结出全诗的内容主旨即可。
(1)
“暮色千林薄,秋空万里长。”意思是:天边暮色笼罩着层层树林,秋天的天空显得格外辽阔。
(2)
“寒蝉鸣晚树,归棹发斜阳。”的意思是:傍晚树上传来了寒蝉的叫声,诗人乘舟返回时正巧看到斜阳西下。
(3)
“水远天同碧,风高叶脱黄。”的意思是:远处的水天连成一片碧色,秋风劲吹树叶变黄飘落。
(4)
“星星老蓬鬓,不觉到潘郎。”的意思是:头上稀疏的白发就像星星一样闪烁,不知不觉间已是到了中年。
【答案】
贵池秋晚
暮色千林薄,秋空万里长。
寒蝉鸣晚树,归棹发斜阳。
水远天同碧,风高叶脱黄。
星星老蓬鬓,不觉到潘郎。
赏析:
这首诗写于元大德元年秋初(公元1297年),作者在家乡池州任上。诗人面对秋景,感慨万千,借景抒情,托物言志。首联写暮色中的秋色,渲染了凄清、寂寥的气氛;颔联写夕阳西下时的景象,点明了时间,烘托了凄凉的氛围。颈联以水天一色比喻人的衰老,尾联以自己的年华易逝暗喻时光飞逝,感叹自己已经到了中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