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邀秋月得丹桂,晓迓冬曦看若木。
飞梁续径压苍矶,投隙团茅缭修竹。
云轩芝盖俯可揖,水色天光浓溢掬。
绿野篇章惜未多,辋川图画今能续。
披图已觉思超越,过眼应忘身局束。
华编今日许联诗,芳径何年容秉烛。
因嗟轻别五云隐,长思起效三闾卜。
分知方外学屠龙,不及人间谋刻鹄。
鲁国也欣三釜粟,梁园倦游还忆蜀。
葛洪平昔志丹鼎,子房雅意捐嘉谷。
愿登天路青云梯,长听仙翁紫芝曲。

【注释】

丛玉山:即丛竹山。唐李贺《送秦光禄北征》“绿树青山相掩映,丛玉山在何处?”

夜邀秋月得丹桂,晓迓冬曦看若木:秋天晚上邀请月亮来观赏桂花,早晨迎着初升的太阳观看若木(一种树木)开花的情景。

飞梁续径压苍矶,投隙团茅缭修竹:飞桥连接着曲折的小径,在苍翠的山峦上压弯了腰,从缝隙中伸进去的茅草缠绕着修长的竹子。

云轩芝盖俯可揖:云轩、芝盖都是古代帝王的车乘,俯可揖就是可以拱手行礼的意思。

水色天光浓溢掬:水色和天光浓郁得让人忍不住想要用手捧取。

绿野篇章惜未多,辋川图画今能续:遗憾没有更多的绿野诗篇,现在能够接着画下辋川的图画。

披图已觉思超越,过眼应忘身局束:翻开画册就感觉到思想已经超越了世俗的束缚,眼前的景色应该很快就会忘记,自己被限制在狭小的环境中。

华编今日许联诗,芳径何年容秉烛:华丽的书册今天允许我写诗,美好的小径什么时候才能让我手执蜡烛漫步?

因嗟轻别五云隐,长思起效三闾卜:不禁感叹轻轻地告别了神仙居住的地方,长久地思考着要像屈原那样寻求贤明的君主。

分知方外学屠龙,不及人间谋刻鹄:分别知道在方外人那里学习捕龙的技术,不如在人间谋求雕刻鹄的技巧。

鲁国也欣三釜粟,梁园倦游还忆蜀:鲁国也喜欢有三锅米,梁园游玩疲倦了还思念蜀地。

葛洪平昔志丹鼎,子房雅意捐嘉谷:葛洪过去有炼丹鼎的愿望,刘邦雅意捐出了很多粮食。

愿登天路青云梯,长听仙翁紫芝曲:希望能登上通往天界的青云梯,常常听到仙翁唱出那悠扬的紫芝曲子。

【赏析】

此诗作于大历五年(770),当时李贺为奉礼郎,居住在长安的奉礼寺。这首诗是作者对友人张公亮(字公仪)的一次临别赠言。诗人借对友人的劝勉,表达了自己的人生志趣和抱负,表现了诗人豪迈洒脱、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

首联:“夜邀秋月得丹桂,晓迓冬曦看若木。”以夜晚邀请秋月观赏桂花,早晨迎接初升的太阳观赏若木(一种树木)的开放为景。这两句既写出了时间的变换,又写出了景物的变化。秋月、桂花、春晨、若木,四种不同的景物交织在一起,构成一幅绚丽多彩的画面。诗人通过这些景物变化,表现出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

颔联:“飞梁续径压苍矶,投隙团茅缭修竹。”这是说一座飞檐翘角的高楼连接着曲折的小径,在苍翠山峦之间显得十分壮观;一条条细长的茅草缠绕在修长的竹林之间。这四句诗描写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使人仿佛置身于其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和谐。

颈联:“云轩芝盖俯可揖,水色天光浓溢掬。”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座高大的楼阁,其周围环绕着茂密的花草,人们可以在楼阁下面伸手可及的距离内采摘到新鲜的花朵。同时,天空的颜色和水面上反射出的光线相互交融,令人心旷神怡。这里的“云轩”、“芝盖”都是古代帝王的车乘,“俯可揖”就是可以拱手行礼的意思。诗人通过对这些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自然之美的喜爱之情。

尾联:“绿野篇章惜未多,辋川图画今能续。”这是说虽然还有很多未完成的绿野诗篇和辋川图画,但它们现在都能够继续创作下去。这里的“绿野”是指唐代诗人王维曾隐居过的辋川山庄,而“绿野篇章”就是指他的诗作。这里的“辋川图画”则是指唐代画家王维曾创作过的一幅画。诗人通过对这些未完成作品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创作事业的执着追求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每一句都充满了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内涵。诗人通过对这些意象的描绘,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思考。他既展现了自己对大自然之美的热爱和赞美,也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热情和对未来的憧憬。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