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璇霄素魄沦,一痕初复便精神。
辉光万里从兹始,今夕端倪即是真。
【注释】昨夜,指前一天晚上。璇霄,即月宫。素魄,即月的别称。沦,坠落。一痕初复便精神,指月亮初升时,光辉初现,就已恢复了它原有的精神。辉光,月光。从兹,从此。今夕端倪即是真,意思是说,现在月亮的圆缺变化,就是它的本来面目了。
【赏析】此诗是诗人在天台山观月有感而作。“昨夜”两句写诗人昨夜望月时的所见所感。“昨夜”,指的是诗人前一夜在天台山月岩上观月。据《全唐诗话》记载,当时有位叫郭震的人,也到那里去观月,看到天上只有一轮明月,他以为只有自己和诗人两人在那里赏月,因而十分高兴,就大声地说:“我与尔同赏月!”诗人听到这话,感到十分奇怪,忙问是谁在说话,原来是郭震在自言自语。于是,诗人写下了这首诗。
诗的开头两句“昨夜璇霄素魄沦,一痕初复便精神”是说:昨夜月宫里的嫦娥,已经坠入了凡世尘寰。但当第一缕晨曦出现后,她的清冷皎洁的精神又重新焕发起来。这两句诗,把月宫中的嫦娥与地上的诗人作了对比,突出了诗人观月后的感受。接着第二句“辉光万里从兹始,今夕端倪即是真”便是写诗人在月下的感受。“辉光”,指明亮的月光,这里指诗人所看到的月光。“万里”,形容月光普照大地的范围很广泛。“端倪”,指事物的迹象、苗头。这两句的意思是说:从今以后,那明亮的月光将普照着大地,而今晚月光的出现也是它本身的真实情况啊!“端倪”一词用得好。因为“端倪”在这里是指月亮的形态或迹象,所以诗人所说的“今夕”也就是指今天晚上。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月的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