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愁偏早起,衰病惬晴明。
索酒防春瘴,披衣听鸟声。
旧书慵检阅,新客懒逢迎。
何日笼樊启,再归溪上耕。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能力。

“早起”是全诗的第一句,开门见山,点出题目。“客愁偏早起”,客愁,即旅途的羁旅之愁;早起,则更增客愁。这两句是说:旅途中的客人偏要起得早。诗人以“偏”、“添”两词强调了客愁对人的影响,使读者感到这种愁绪是多么深重。

“衰病惬晴明”,这句是说:由于旅途中疾病缠身而身体衰弱,在天气晴朗的日子里,反而觉得心情舒畅。这一句是承上启下的过渡句,既写出了诗人因病起得早的原因,又为下文描写清晨景色作铺垫。

“索酒防春瘴,披衣听鸟声”,这是写诗人清晨起床后的活动。春天气候温暖,容易染上时令病,因此需要喝一些酒来预防。同时,诗人也喜爱听鸟儿的啼叫声,以消除旅途的寂寥。这两句既写出了旅途中的艰辛和孤独,又表现出诗人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精神。

“旧书慵检阅,新客懒逢迎”,这是写诗人早晨的生活态度。“旧书”指自己以前的读书笔记或书信等,“慵检阅”即不愿意去翻阅,表明诗人已经厌倦了前尘往事,不再关心过去的事情;“新客”指刚到一处的游子,“懒逢迎”即不愿去巴结讨好他人,表明诗人对于自己的新环境还没有完全适应,因而不愿意去迎合别人,只愿意过一种清静的生活。这两句既写出了诗人对于新环境的不适应,也表现出诗人追求高洁品格的人生态度。

“何日笼樊启,再归溪上耕”,这两句是诗人表达自己归隐的愿望。“笼樊”是古代的一种刑具;“樊”字通“藩”,“樊篱”就是篱笆。笼樊启,即打破樊篱,解除束缚的意思。诗人渴望着有一天能冲破世俗的樊篱,重新回到家乡过着隐居的生活。“溪上耕”即在溪边耕种。这两句既是诗人对于归隐生活的向往,也是对自己一生经历的总结和反思。

【答案】

译文:

旅途中的客人偏要起得早,因为客愁更添人憔悴。

天气晴朗起来,心情舒畅,喜欢闻听鸟儿的啼叫。

旧书中没有可读之物,懒于翻阅;新来的客人不好巴结,不想去逢迎。

什么时候才能摆脱樊篱的束缚,再次回到故乡去耕种!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写景诗,通过描绘诗人清晨起床后的活动,展现了他旅途中的生活情景。首二句是总写,三、四句是分写。从内容上看,前三句主要写诗人早起后的所见所感;第四句则是写诗人起床后所做的活动。从结构上看,这首诗由开头直抒胸臆,到中间具体描写,最后抒发愿望。全诗语言朴实无华,情感真挚感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