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潦生寒夜,幽人独倚楼。
渚涯迷海若,灯火想渔舟。
雷鼓蛙争响,云天月暗流。
未应时序变,初夏反如秋。

微寒

广潦生寒夜,幽人独倚楼。

渚涯迷海若,灯火想渔舟。

雷鼓蛙争响,云天月暗流。

未应时序变,初夏反如秋。

译文

寒冷的微风掠过水面,带来阵阵凉意。在这漫长的夜晚,独自站在楼上眺望远方。

远处的小洲在夜色中显得朦胧不清,仿佛大海一般无边无际。我想象着那灯火闪烁的渔船,它们在黑暗中穿梭。

突然,雷声轰鸣,打破了宁静。蛙鸣此起彼伏,像是为这场雷雨奏起了交响乐。

天空中的云彩像流动的河水,月亮也变得暗淡无光,整个世界都沉浸在一片黑暗之中。

我并不觉得这是季节的变化。相反,我觉得这更像一个秋天的景象。因为在这个季节里,万物凋零,生机勃勃的气息已经消失。

注释及赏析

微寒: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一个寒冷的夜晚独自站在楼上的情景。这里的“微寒”表达了一种微弱的寒冷感觉,可能是指气温较低或者环境较为寒冷。

广潦生寒夜:这里的“广潦”指的是广阔的积水,而“生寒夜”则表示这些积水带来了寒冷的夜晚。这个描述形象地传达了夜晚的寒冷氛围。

幽人独倚楼:这里的“幽人”指的是一个隐居的人,而“独倚楼”则是说这个人独自站在高楼之上眺望远方。这种孤独的场景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郁的氛围。

渚涯迷海若:这里的“渚涯”指的是小洲的边缘,而“迷海若”则形容小洲在夜色中模糊不清如同大海一般。这个描述增强了场景的神秘感和广阔感。

灯火想渔舟:这里的“灯火”指的是远处的灯火,而“想渔舟”则是想象着那些灯火闪烁的渔船。这个想象使得整个画面更具生动性和生活气息。

雷鼓蛙争响:这里的“雷鼓”指的是雷声,而“蛙争响”则描述了青蛙们纷纷响应雷声的壮观场面。这个描写增加了诗歌的节奏感和动态感。

云天月暗流:这里的“云天”指的是天空,而“月暗流”则形容月亮的光芒被云遮挡得黯淡无光。这个描述营造了一种朦胧、神秘的氛围。

未应时序变,初夏反如秋:这里的“未应”表示不应该,而“时序变”指的是季节的变化。这个句子表达了诗人对季节变迁的感慨。尽管是初夏时节,但天气却显得异常冷清,仿佛已经到了秋天。这种对比强调了诗人对季节变化的敏感和对自然现象的关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