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归去岂无情,分付朱明事已成。
为向残年问消息,再吹阳律到枯茎。
注释:
青春已去,怎能无情?春归四首之三。
春天离去,怎会无情?将朱明(即夏季)的事托付给别人了。
在年老的时候,问一声春的消息吧。再吹阳律到枯茎。
赏析:
这首诗是元稹的《春归四绝句》中的第三首,表达了诗人对春日消逝的惋惜之情和对未来岁月的期待。
我们来理解诗句的含义:
- “青春归去岂无情”:“青春”指的是春天,“归去”则是指春天离去,“岂无情”则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离去的不舍和惋惜之情。这里的“青春”既指春天,也暗含了诗人的青春岁月。
- “分付朱明事已成”:这里的“分付”可以理解为委托或托付,“朱明”则是中国古代二十四节气之一,代表夏季,“事成”则表示夏季的事情已经完成。这一句的意思是说,春天已经离去,它所托付的事情——夏季的事务也已经圆满成功。
- “为向残年问消息”:这里的“残年”指的是晚年,“消息”则表示事情的进展或结果。诗人在晚年时想要询问春天的消息,可能是想了解关于春天离去后的情况。
- “再吹阳律到枯茎”:这里的“阳律”指的是太阳的运行规律或季节的更迭,“枯茎”则是指植物枯萎的根部。诗人希望再次吹响太阳律动的声音,以此来温暖和照亮那些枯萎的植物,表达对生命力的尊重和赞美。
这首诗的译文是:“春天离去,怎会无情?将朱明的事(即夏季的事务)托付给别人了。在年老的时候,问一声春的消息吧。再吹阳律到枯茎。”
这首诗以春天的离去为背景,通过对春天和夏天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生命力的赞美。同时,通过询问春天的消息和希望再次吹响太阳律动的声音,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力的尊重和对未来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