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名违壮志,戒律负前身。
刘德长欺客,王融却笑人。
残年增受岁,病眼怯逢春。
杖屦知何向,知公未厌频。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湖上晚归寄诗友 其三》。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翻译和赏析:

  1. 功名违壮志,戒律负前身。
  • 功名: 指通过考试获得官职和名利。
  • : 违背。
  • 壮志: 远大的志向或抱负。
  • 戒律: 规矩,规则。
  • : 违背。
  • 前身: 前世,过去的命运或境遇。
  • 赏析: 这里表达了诗人对功名的追求与现实之间的冲突,他虽然渴望通过科举进入官场以实现自己的壮志,但现实却让他感到无力,仿佛自己的命运已被过去的决定所限制。
  1. 刘德长欺客,王融却笑人。
  • 刘德长: 古代传说中的人物,此处可能用来形容某种欺客的行为。
  • 欺客: 欺骗客人。
  • 王融: 古代人物,这里可能是在讽刺那些嘲笑他人的人。
  • 赏析: 这里通过两个典故表达了诗人对于不正当行为的看法,他认为那些欺客和嘲笑他人的行为是不道德的,是对人的尊重的缺失。
  1. 残年增受岁,病眼怯逢春。
  • 残年: 年老。
  • : 增加。
  • 受岁: 承受岁月。
  • 赏析: 这里的“残年”指的是诗人已经年纪较大,而“受岁”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叹和自己身体衰老的现实。
  1. 杖屦知何向,知公未厌频。
  • 杖屦: 拄着拐杖,穿着草鞋,形容步行艰难的样子。
  • : 明白。
  • 赏析: 这里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迷茫,不知道自己应该向何处去,同时也表明了诗人对自己的处境并没有感到满足,总是希望有更多的机会和机遇出现。

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的描写、对社会现象的批判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