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生精力尽于诗,末岁心存力已疲。
不共卢王争出手,却思陶谢与同时。

绝句

此生精力尽于诗,末岁心存力已疲。

不共卢王争出手,却思陶谢与同时。

译文:
我毕生所有的精力都投入了诗歌创作中,到了晚年体力已经疲惫不堪。
我不和那些浮夸的诗人如卢王竞争,却向往像陶渊明和谢灵运那样的生活状态。

注释:

  1. 卢王:指唐代两位著名诗人卢全和王之涣。
  2. 陶谢:指东晋时期大诗人陶潜(陶渊明)和谢灵运。
  3. 同:一起。
  4. 力已疲:体力已经疲劳。
  5. 存心:心中所想。

赏析:
杜甫的这首《绝句》,展现了他晚年的生活态度和艺术追求。诗中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淡然和对诗歌创作的执着。他不再像年轻时那样追求名利,而是更加专注于内心的修养和情感的抒发。

首句“此生精力尽于诗”,直接点出了诗人将自己的生命全部投入到诗歌创作中。这种全身心的投入,体现了他对诗歌艺术的无比热爱和专注。而“末岁心存力已疲”则描绘了诗人在年迈之际,体力虽然不再旺盛,但内心依然保持着对诗歌的执着追求。

第二句“不共卢王争出手”,则是表达了诗人对于当时浮夸诗风的态度。他不愿意与那些以炫耀文采、追求形式美的诗人为伍。这里的“卢王”指的是唐代两位著名的诗人卢全和王之涣,他们的作品在当时广受欢迎,但也有人认为其过于雕琢。杜甫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对他们作品的不屑一顾,更愿意追寻更朴素、更有内涵的艺术风格。

尾联“却思陶谢与同时”,则转向对古代诗人的仰慕。陶潜和谢灵运都是东晋时期的大诗人,他们的诗作以其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而著称。杜甫在这里表达了自己虽然身处乱世,但仍然希望能够保持一颗纯真的心,追求那种超越世俗、接近自然的诗境。

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杜甫晚年的生活状态,也反映了他对诗歌艺术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通过对生活的真实写照以及对诗歌艺术的深刻洞察,使得这首诗成为一首具有深厚内涵和艺术价值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