盎中有声囊不瘿,咽息不如带加紧。
人生七十今已半,一饱无时何可忍。
公侯早岁有如此,奴婢蓐食支夜永。
向来糠籺之子孙,居邻无僧家有井。
【注释】
盎(àng)中:指盛酒的器具,古代用铜或瓷制成。囊:指酒壶。不瘿(yǐng):没有长出瘤子来。瘿:颈上的肿瘤。咽息:指喝酒时发出的声音。不如带加紧:比腰带还紧。人生七十今已半,一饱何堪忍:人生七十岁,现在只过了一半,哪能忍心不吃饭呢?公侯早岁:指早年当上公侯的人。有如此:也有这样的。奴婢蓐食支夜永:奴仆们吃晚饭,还要支持到深夜。寝食无虞:睡觉吃东西都不安心。向来:过去。糠籺(kānɡhuì):粗劣的食物。之子孙:他们的子孙。居邻无僧家有井:邻居里没有寺庙而有一口水井。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拟古之作。《全梁诗》作“吴均”。吴均(469—520),字叔才,南朝梁文学家、史学家,建安人,官至尚书令、太子中舍人,谥曰贞靖候。吴均善属文,尤工于辞采,与沈约齐名,并称“吴均沈约”,世称“吴沈体”,又与刘峻、萧纲等人俱为宫体四杰。
此诗是作者自述其生活状态和对当时社会的讽刺。开头两句以酒具中的酒壶比喻人的颈项,说明自己虽然年高,却依然像酒壶那样结实,而人却要像脖子一样松弛下来,这显然是作者在讽刺那些身居高位却贪财好色的人。中间两句则写自己虽然年高却仍然能够享受饮食之乐,这实际上是在嘲笑那些贪图富贵而不顾廉耻的人。后面两句则是对当时社会的一种讽刺。他认为,那些出身贫贱的人反而能够过上安稳的生活,而那些出身高贵的人却过着奢侈淫逸的生活,这显然是在批评当时的世风日下。全诗通过对自身境遇的描写以及对周围环境的观察,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清正廉洁的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