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送腰支日几回,更教飞絮舞楼台。
颠狂忽作高千丈,风力微时稳下来。
【注释】
柳絮:柳树的种子,随风飘落如絮。
腰支:古代称女子腰部为“腰肢”。
颠狂:指柳絮随风飞舞。高千丈:形容柳絮飞得极高。
风力微时:指风力小的时候,柳絮能稳定下来。
【赏析】
这首七绝写景抒情,以柳絮为物象,通过描绘柳絮在春风中飘荡、翻飞、停歇的不同景象以及它随风而动、忽上忽下、忽高忽低的动荡过程,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首句“柳送腰支日几回”,描写了柳树枝条柔软,随风摇摆,像美女的细腰一样摇曳生姿,春风吹动着柳枝,好似美人挥动着她那细长的腰肢,美丽动人,令人陶醉。这里,诗人用了一个拟人的修辞手法,让柳树仿佛有了人的动作和神态,增添了诗句的艺术情趣。
第二句“更教飞絮舞楼台”,进一步描绘了柳絮在空中飞舞的景象。柳絮如同翩翩起舞的仙子,它们在空中翻飞跳跃,宛如一曲优美的舞蹈,让人赏心悦目。
第三句“颠狂忽作高千丈”,描写了柳絮随风飘荡,时而高至千丈的情景。这里的“颠狂”一词,形象地描绘了柳絮随风飘荡的姿态,它们在空中翻滚跳跃,犹如一位疯狂的少女,尽情地享受着飞翔的自由和快乐。
尾联“风力微时稳下来”,则描写了当风力减弱时,柳絮能够稳定地落下的情景。在这里,“风力微时”指的是春风渐行渐远,风力减弱的时候,柳絮开始逐渐停止飞舞,最终落在了地上。这个转折,使得全诗的意境更加丰富和完整。
这首诗以柳絮为物象,通过对柳絮在不同风力的作用下飘荡、翻转、落下的不同景象的描绘,生动地表现了春天的美好与生机。同时,诗人也借此抒发了自己对自由生活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