毅毅挂榻翁,孺子来如家。
长安聚蚊儿,车马纷嚣哗。
裔孙会两穷,韶颜映苍华。
长啸叙孔李,惊翻篱角鸦。

这首诗是徐秀才的次韵诗,其五。以下是逐句的解释和赏析:

  1. 毅毅挂榻翁,孺子来如家。(译文):坚定而稳重的老者挂着榻(床)上,年轻的孩子如同客人一般来访。
  2. 长安聚蚊儿,车马纷嚣哗。(译文):在繁忙的长安城,聚集着许多蚊子,车马喧嚣声不绝于耳。
  3. 裔孙会两穷,韶颜映苍华。(译文):子孙后代都陷入困境,美好的面容映照在苍老的脸庞上。
  4. 长啸叙孔李,惊翻篱角鸦。(译文):他大声地呼喊着孔子和老子,惊飞了篱笆边的乌鸦。

注释:

  • 毅毅挂榻翁:指老者坚定而稳重的形象。
  • 孺子:年轻的朋友或客人。
  • 长安:当时的首都,今天的西安市。
  • 蚊儿:苍蝇,这里用来象征忙碌的人群。
  • 车马纷嚣哗:形容街道上的车马非常多,声音嘈杂。
  • 裔孙:后代子孙。
  • 韶颜:美好、年轻的容颜。
  • 孔李:指孔子和老子,古代著名的思想家。
  • 篱角鸦:比喻喧闹的场景。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一个老者和他的年轻朋友来访的情景,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岁月流逝的思考。首联“毅毅挂榻翁,孺子来如家”描绘了一个坚定而稳重的老者,以及一位像客人一样来访的年轻朋友。颔联“长安聚蚊儿,车马纷嚣哗”进一步描绘了长安城的繁忙景象,车马喧哗,人声鼎沸。颈联“裔孙会两穷,韶颜映苍华”则表达了子孙后代都陷入了困境,但老人依然保持着青春的容颜。尾联“长啸叙孔李,惊翻篱角鸦”则是通过老人的长啸声,将孔子和老子的教诲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使读者感受到一种超越时空的哲学思考。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值得细细品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