恨无毫发老波澜,世有曹刘亦后班。
堪笑燕人夸璞腊,欲随圭璧上三坛。

诗词原文:

用赵帅韵为孟阜解嘲

恨无毫发老波澜,世有曹刘亦后班。
堪笑燕人夸璞腊,欲随圭璧上三坛。

注释与赏析:

  1. “恨无毫发老波澜”:这句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转、无法挽留的无奈。毫发,即极小的毛发,比喻细微之处。波澜,指世事变化或人生起伏。诗人感叹自己没有能力阻止岁月在细微之处留下痕迹,体现了一种无力感和遗憾。

  2. “世有曹刘亦后班”:这句话借用了历史上著名的曹操、刘备等人的事迹作为比喻,指出即使是他们(曹、刘)也难逃历史的车轮最终会落在普通人之后,表现了一种对英雄人物终将落于尘土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历史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深刻理解。

  3. “堪笑燕人夸璞腊”:璞腊(璞),未加工的美玉。这里指的是未经雕琢的玉石,常用来形容未经琢磨的人。诗人以燕人的自夸(夸璞腊),暗指那些自以为是却缺乏真才实学的人。这种讽刺意味在于揭示了表面的炫耀并不能掩盖内在的不足,强调了真正才华的重要性。

  4. “欲随圭璧上三坛”:这句话描绘了一个宏伟的场景,圭璧(古代祭祀用的玉器),三坛,通常用于祭天、祭地或祭祖先等重要仪式。诗人通过想象自己跟随这样的神圣象征参与重要的仪式,表达了自己对高尚理想和精神追求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于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追求的追求。

赏析:

《用赵帅韵为孟阜解嘲》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色彩的诗作。它不仅反映了诗人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表达了对历史和人性的深刻理解。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比喻,诗人成功地传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和感悟。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值得细细品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