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定扶神鼎,安邦不顾身。
曾孙能致命,属籍岂无人。
归骨番江上,招魂霅水滨。
死生均此念,老病泣遗民。

【译文】

忠定扶起神鼎,安邦却不顾身。

曾孙能致命于敌,属籍里岂无人。

归骨于番江上,招魂于霅水滨。

死生等一念,老病泣遗民。

【注释】

  1. 挽赵良淳三首:即《挽赵良淳》三首,作者为宋代诗人陆游所作。赵良淳,字子固,号东园,南宋末年官员,陆游的好友。
  2. 忠定:指岳飞,字鹏举,南宋抗金名将,因反对秦桧议和,被害身亡。
  3. 扶神鼎:指支持正义、保卫国家的鼎。
  4. 安邦:安定国家、使国家安宁。
  5. 曾孙:指岳飞的孙子岳雷。
  6. 属籍:指同宗的人,这里指岳飞家族。
  7. 番江:泛指南方地区。
  8. 霅水滨:指霅溪(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是钱塘江的一条支流。
  9. 均此念:指都把生死看得同样重要。
  10. 遗民:指失去国家的人民。

【赏析】
这是一首悼念岳飞的诗作。岳飞是南宋时期的一位杰出将领,他的一生都在为国家的安宁而战,他的名字成为了民族英雄的象征。然而,他最终因为反对秦桧议和而被害,这让他的家人承受了巨大的痛苦。陆游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岳飞的哀悼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民族英雄的敬仰之情。

诗的开头两句“忠定扶神鼎,安邦不顾身”直接点明了主题,表达了对岳飞忠诚和勇敢的赞美。岳飞以自己的行动捍卫了国家的尊严和利益,他的形象成为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

“曾孙能致命,属籍岂无人”表达了对岳飞后代的关心和期望。虽然岳飞已故,但他的后人依然承担着继承和发扬先烈遗志的责任。这句诗也反映了对岳飞家族的尊重和怀念。

“归骨番江上,招魂霅水滨”描绘了岳飞家族在南方的墓地和祭祀活动,展现了他们对于祖先的缅怀和纪念。这也暗示了他们对岳飞的崇敬和纪念。

最后两句“死生均此念,老病泣遗民”则表达了对逝去的岳飞的哀悼。陆游用“死生均此念”来表达对岳飞的思念之情,无论生死都要记住他的事迹。同时,“老病泣遗民”也表达了他对失去国家的人民的同情和悲哀。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情感真挚动人,充分体现了陆游对岳飞的敬仰之情以及他对民族英雄的尊重和怀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