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猛能令百兽低,当年闻自五台西。
豺狼此地今应少,不待山巅吼狻猊。
【注释】
黄峰:即五台山。三十六咏:指唐代诗人王建的《五台山》诗三十六首,其中第一首为“狮子”。
威猛:形容凶猛。令百兽低:使各种野兽都低下了头。
闻自:听说是从。五台西:指五台山西边的石门关一带。
豺狼:比喻凶残的野兽。此地:指五台山。今应少:现在应该少。
待:等待。山巅:山的最高处。吼狻猊:指狮吼声。狻猊,古书上所说的狮子。
【赏析】
这首诗是五台山石门关的著名景点“狮子岩”上的一首咏物诗。诗中借景抒情,通过对“狮子”形象生动的描写,赞美了狮子的威猛、雄壮,以及它给人们带来的喜悦和安宁,表达了作者对狮子的喜爱之情。
首先看第一句“威猛能令百兽低”,这一句是整首诗的关键句。它既描绘出狮子的形象,也点明了狮子的威力。“威猛”二字,突出了狮子的雄壮威武,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而“能令百兽低”,则更强调了狮子的力量之大,足以让所有的野兽都俯首听命。这种夸张的手法,使得狮子的形象更加生动可爱,也更具有吸引力。
接着看第二句“当年闻自五台西”,这一句是对第一句的解释和补充。原来,这只威猛无比的狮子,是来自五台山上的石门关一带的。这里不仅说明了狮子的来源,也为下文的描写做了铺垫。
然后看第三句“豺狼此地今应少”,这一句则是在进一步描绘狮子的形象。在这里,“豺狼”指的是那些凶猛的野兽,而“此地”则是指五台山的石门关一带。这句的意思是说,由于有了这只威猛的狮子,这里的豺狼等野兽数量应该大大减少。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石门关一带会成为旅游胜地,成为游客们向往的地方了。
最后看第四句“不待山巅吼狻猊”,这一句是对前两句的总结和升华。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有了这只威猛的狮子,我们就不再需要去山巅上吼叫来吸引它的注意了。因为,那只威猛的狮子已经足够强大、足够吸引人了。
这首诗通过对“狮子”的描绘,展现了其威猛、雄壮的特点,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它的喜爱之情。同时,这首诗还通过对比的方式,展现了石门关一带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让人感受到了五台山的美丽与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