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将飞沫挂危峦,长使穷黎穿眼看。
我欲制成真帛练,年年被与此山寒。
黄峰三十六咏 其二十九 布水谁将飞沫挂危峦,长使穷黎穿眼看。
我欲制成真帛练,年年被与此山寒。
注释:
谁将飞沫挂危峦,长使穷黎穿眼看——是谁把飞沫挂在高高的山峰上,使百姓不得不透过眼帘去观看。
我欲制成真帛练,年年被与此山寒——我想制作出真正的绢丝,每年都会与这座山一同受到寒冷的侵袭。
赏析:
这首诗是陈恭创作的七言绝句,用“黄峰”为题,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首句“谁将飞沫挂危峦”,运用夸张的手法,将飞沫比作悬挂在高峻山峰上的装饰,形象地表达了飞沫的轻盈和飘逸。第二句“长使穷黎穿眼看”,则进一步揭示了飞沫对人们视觉的影响,使得人们不得不透过眼帘去欣赏这份美丽。第三句“我欲制成真帛练”,则透露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希望将其转化为可以触摸的绢丝,以便于欣赏。
第四句“年年被与此山寒”却转折到了一个更为严峻的现实,那就是这种美丽的景色每年都会与这座山一同受到寒冷的侵袭,这无疑增加了诗句的悲壮感和沉重感。最后两句“谁将飞沫挂危峦,长使穷黎穿眼看。我欲制成真帛练,年年被与此山寒。”通过反复的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让读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感受诗人的情感。
这首诗通过对飞沫的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的同时,也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复杂的关系。它既赞美了自然之美,又批判了人类对自然的过度开发和破坏,体现了诗人深邃的思考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