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高无奈月明何,岂惮攀缘上岌峨。
万壑秋声归草木,百年乡思动关河。
遥知素影千家共,不独秋光此地多。
中夜酒酣狂欲舞,停杯且复听吴歌。
【解析】
题干“赏析:”提示本题考查诗歌的赏析。解答此题,需要审清题干要求,明确题干的要求是分析“又和欧阳国瑞韵”,然后结合注释与题目要求作答。
注意诗的格式特点,“台高无奈月明何,岂惮攀缘上岌峨”是第一联,写月夜登高的情景;“万壑秋声归草木,百年乡思动关河”是第二联,写秋风吹过山谷草木,引起诗人对故乡的思念;“遥知素影千家共,不独秋光此地多”可理解为:远观皎洁的月色,照亮了千家万户,而不仅仅是这一片秋景;“中夜酒酣狂欲舞,停杯且复听吴歌”是第三联,写酒酣之后想要跳舞的情态及停杯欣赏吴地的歌曲。
根据题干要求“赏析:”,最后一句要求赏析。最后一句是“中夜酒酣狂欲舞,停杯且复听吴歌”,意思是在中秋之夜饮酒至深夜,我忍不住想跳起舞来,停了酒杯重新聆听吴地的歌曲。从全诗来看,诗人是在赞美吴歌,但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家乡、故园的无限眷恋之情。
【答案】
(1)台高无奈月明何,岂惮攀缘上岌峨。
译文:高高的台子让人无可奈何,但我不怕攀援登上它。
注释:①台高无奈月明何——指登高望月。②岂惮攀缘上岌峨——岂怕攀登到高处。岌峨:高耸貌。
赏析:首联写诗人面对明月,登高望月的情怀。一个“无奈”字,道出诗人内心的矛盾:身虽高居台上,但面对明月时,内心却不免惆怅失意。
(2)万壑秋声归草木,百年乡思动关河。
译文:万山壑谷中秋天的声音都汇向草木,百年来游子思乡的情怀牵动着关河。
注释:⑩归草木——回荡于草木之间。②百年乡思——指长久以来在外漂泊的游子的乡思乡愁。
赏析:此联写秋风入怀,草木悲鸣,触动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归草木”既写出了秋风的声响,也暗含了草木的萧瑟;“动关河”写出了秋风的威力,将诗人的思绪带到了远方的故乡。
(3)遥知素影千家共,不独秋光此地多。
译文:远远望去可以知道皎洁的月光照耀着千家万户,不只是这一片秋天的光华。
注释:⑩遥知——远远看到。⑩素影千家共——皎洁的月光普照千家万户。⑩不独秋光此处多—不只是这一片秋光。
赏析:这是化用杜甫《月夜》中的诗句“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句意,借月亮寄托思乡之情。
(4)中夜酒酣狂欲舞,停杯且复听吴歌。
译文:中秋之夜,我饮得十分畅快,忍不住要跳舞,停下酒杯再聆听吴地的歌谣。
赏析:此联写中秋之夜,诗人饮酒作乐。“中夜酒酣狂欲舞”,表现了诗人饮酒之欢,同时反映了诗人因思乡而难以入睡的心情。“停杯且复听吴歌”,诗人停杯听歌,是为了排遣心中的乡愁。